来源:北京青年报 在北峪村,愉恪郡王园寝地面建筑已无存 北峪村中散落的柱础石,疑出自愉恪郡王园寝 愉恪郡王墓碑残件,2015年曾现身高碑店摄影/老五 在798艺术区展出的愉恪郡王墓碑残件愉恪郡王允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这位皇子于雍正九年即1731年去世,时年39岁。
愉恪郡王允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五子,允禑于雍正九年即1731年逝世,时年39岁,葬于清东陵以东约30公里处的北峪村,然而一件疑似其墓碑残件的石刻,近日却出现在北京798艺术区的一个展览上,变成了“衣帽架”。对于这件展品,展方仅表示“不销售”,但并未透露其来历。
在北峪村,愉恪郡王园寝地面建筑已无存北峪村中散落的柱础石,疑出自愉恪郡王园寝愉恪郡王墓碑残件,2015年曾现身高碑店摄影/老五在798艺术区展出的愉恪郡王墓碑残件愉恪郡王允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这位皇子于雍正九年即1731年去世,时年39岁。
愉恪郡王允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五子,允禑于雍正九年即1731年逝世,时年39岁,葬于清东陵以东约30公里处的北峪村。一件疑似其墓碑残件的石刻,近日却出现在北京798艺术区的一个展览上,变成了“衣帽架”。对于这件展品,展方仅表示“不销售”,但并未透露其来历。
翻看北京的地名许多都带着“坟”字,这恐怕更多的得益于清朝的各位皇帝吧。虽然皇帝都埋在了河北,但是他的兄弟姐妹子女确都留在了北京,星罗棋布的散落在北京周边。虽然大多数的坟墓仅仅停留在了地名上,但是还是有一些曾经的遗留还存在着。北京有个最为著名的地名,叫做公主坟。传说这里面埋的公主就
北京市房山区政府发布公告,依法将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庄亲王墓石牌坊”更名为“庄亲王园寝”。文保单位面积扩大内容更加丰富近日,房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房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变更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庄亲王墓石牌坊名称的公告》。
资料转载来源于:颜渊山庄https://www.toutiao.com/a6758420658050302477/大清皇陵,清入关以后,十个皇帝,除末帝溥仪没有设陵外,其他九个皇帝都分别在河北遵化市和易县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园。
北京城区的周边,也有西山的七王坟、九王坟,东郊的八王坟。说这话的,是笔者在津门的一位多年好友。古迹圈里一朋友曾经写过这样的一段话:世间知道荣亲王的人并不多,但要说起顺治皇帝和董鄂妃的故事,那很多人就耳熟能详了。
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几乎承载了半个清王朝的荣辱兴衰。岁月带走了那些曾经叱咤风云、主宰国家命运的人物,却让他们的故事一直流传下来。清东陵,作为这些故事最恢宏、最有力的物证,总是引人去遐想、去探寻、去印证。清东陵,不仅是国家5A级景区,更是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