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阿拉善2月19日消息(记者邵玉琴 刘一晨)又一位“国家的孩子”找到了家。2月19日上午,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撮镇镇张王村上演了一场暖心而温情的认亲仪式。来自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国家的孩子”赵丽俊(原名刘长芝)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寻亲梦。
1月12日,王志强终于见到了阔别64年之久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见面时,他们紧紧相拥,喜极而泣。从小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长大的王志强,在近2000公里外的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崔家村寻到了自己的根脉。出生在江南的王志强,为何在内蒙古大草原上长大?
1月12日,王志强终于见到了阔别66年之久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见面时,他们紧紧相拥,喜极而泣。从小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长大的王志强,至今才寻到自己的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崔家村。出生在江南的王志强,为何在内蒙古大草原上长大?
大皖新闻讯 “真得谢谢你们,帮助我们兄弟实现了团圆梦!”5月10日上午,合肥巢湖市公安局庙岗派出所院内认亲现场,村民孙时福在将一面“解忧真情暖人心,无私奉献助团圆”锦旗送到庙岗派出所教导员杨超手中时声音哽咽地说。
2月11日晚上7点55分,内蒙古通辽“国家的孩子”胡英华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江苏南京,将在元宵节与离散65年的宜兴家人团聚。1960年,8个月大的胡英华被通辽的养父母收养,并抚养成人。为了欢迎远方的亲人,胡英华宜兴家中的侄女和侄女婿来到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迎接,为他送上了鲜花。
“这次找到合肥家人,我也了了这个心愿,我也寻找到了根。”赵丽俊深情地说。在公安民警与寻亲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下,来自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国家的孩子”赵丽俊,通过DNA匹配,成功找到了安徽的家人,即将踏上赴合肥认亲的旅程。画面右边为赵丽俊。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在面对自然灾害的困难时,内蒙古的牧民群众奉献爱与担当,用自己的奶水把“国家的孩子”抚养成人。
11月20日是“国家的孩子”扎拉嘎木吉从南京认亲返回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第二天。上午9点半,他就驾驶电动三轮车带着南京特产盐水鸭等礼物,来到了“草原母亲”都贵玛额吉(额吉,蒙古语,指“妈妈”)的家中。他觉得自己找到姐姐了,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额吉。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19日电 (陈峰 刘文洁 包云峰)“爸爸妈妈,我终于回来了!”“我有姐姐了、我有弟弟了!”……1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撮镇镇张王村的刘家老宅门前,姐弟3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伴随着哭声,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的历史佳话,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背后有何不为人知的故事?上“学习强国”,看电视剧《国家孩子》,了解这段故事的前因后果及感人情节。
赵丽俊:我知道我的根在哪,我知道我姓什么,而且爸爸妈妈还给我起了名字“刘常芝”,“常”常的挂念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爸爸妈妈,你们的二女儿回来了!今天下午5:00,来自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国家的孩子”赵丽俊,时隔64年、跨越几千公里,在合肥新桥机场,和安徽亲人紧紧拥抱。
9月27日凌晨三点,安徽省无为市的一家宾馆内,河南安阳寻亲者、62岁的王文书睡不着了。他们叫醒还在美梦中酣睡的两个年幼的孙女,与儿子儿媳一起,一家六口穿戴整齐,吃完早餐,就要前往季氏祠堂,那里都是附近村落的季氏子孙,他们等待王文书,也已经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