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有那么一群特殊的演员,他们可能一生都在为一个角色而努力,他们也有一个别样的称谓“特型演员”。最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些个人形象与历史人物非常相似的,例如我们各种影视剧中毛泽东同志的扮演者古月,便是这样一个演员身份。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古月是在唐国强之前,唯一一个把毛主席形象刻画的深入人心,且不可更改的一位演员,他曾经表示自己这一生,只会演毛主席一个人,并且一定会演好,争取有生之年演满100部关于毛主席的电影。
作者:莫孤烟1982年夏季的一天,贵州土城青杠坡“硝烟弥漫,杀声四起”。红军四渡赤水的前哨战——土城战役的一幕,在这里拍摄还原。这场戏,是电影《四渡赤水》中的重头戏。为了协助拍摄,部队特意派出了一个步兵团,分成两批分别饰演交战双方。
80年代,特型演员古月和赵恒多,前往基层部队慰问演出,演出结束后,部队的相关领导热情地邀请他们合影留念,这张合影如今看来十分珍贵,照片中的古月和赵恒多并排而立,穿着皮鞋,面带笑容,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只留下了他们与历史的紧密连接。
国家一级演员王霙去世,享年66岁。从艺40余年,他的一生基本上为一个角色服务,那就是毛主席。关于王霙的过往,我们下面有详细介绍。回看影视作品中的主席形象,很多演员都给出了印象深刻的表演。既有古月、张克瑶等老一辈的神级演绎,也有侯京健、王仁君等年轻演员的传神表现。
毛主席,是为中国人民改天换日的伟大人物,在呕心沥血的贡献下,在巨大的功勋中,在俭朴亲切的高尚品格里,受到了国人发自肺腑的敬仰,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挂有毛主席像,并学习他的思想,将他作为神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