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适的书法作品上看,其书法非常有个性,十分鲜明,既有一种端庄大气之感,又有一种行书的飘逸姿态,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似乎还有一种长锋书写的态势,在造型上,呈现出一种字字倾斜的状态,虽然倾斜,但是倾而不倒,很有势感,势感强烈,这也许就是一种独到的认识,彰显出不一样的个性,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他的书法,在浓淡对比上,表现的也是相当突出的,线条时而粗,时而细,即使一字之内,也有对比,对比很是强烈,相信这样的处理,也一定会惊艳到你的。
,“五四运动”那可真是要给他打上一个大大的钩钩,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胡适那简直就是把“文学创新”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说起来,胡适这位文化巨匠却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一些主张,让人觉得有点像是在开玩笑,他的言辞不止引来了争议,更是让许多人对他的“爱国情怀”产生了质疑。
1949年5月,史学家陈垣,给胡适写了一封信,并公开登载在《人民日报》上。他不但对中共的挽留嗤之以鼻,还在后来的演讲中,完全否认和毛主席的关系,否认毛主席的才华,说毛主席考不上北大,引起了众多知情人的不满。
1948年,对于胡适和蒋介石来说,都是多事之秋的命运关头。胡适面临“致命诱惑”和去留选择,蒋介石则面临胜败成亡和内部逼宫。蒋介石两请胡适出山,胡适进言蒋介石“必须认错”1948年3月21日,北京大学校长胡适从北平飞到上海,4天后又转到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