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貌似张艺兴,在深圳街头突然酷炫起舞,一众吃瓜群众看呆。底下几千条留言,有人说他“放飞自我,欢乐喜庆”,有人评论“感觉是病,发完就好”。会关注这个新闻,是因为这让我迅速联想到一个尽力控制这种“起舞”冲动,来做心理咨询的苦恼少年。他是一名音乐学院的学生,创作专业。
在我30多年的生命之旅中,大约碰到过10位左右患较严重精神疾病的人们。与此同时,我遇到和听到过的案件还有一些,感觉精神疾病在中国好像挺严重的,所以我最近去网上查了一下我国人口中精神疾病的比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称,精神疾病在中国人口中的占比为7%,这个数值已经超过了心脏病和癌症,目前也是中国医疗体系中最大的负担。
近年来,国家对精神心理疾病进行了大量宣传科普,但大众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认识,大多还停留于字面意思。一项包含32552人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16.6%的人在一生中患过某种精神障碍,有9.3%的人在过去的一年内被诊断为精神障碍。
“全球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过去几十年一直在增加。到今年,全球精神疾病已经超过了10亿人。”其实,世界卫生组织今年6月发布的《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近10亿人患有精神健康疾病;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人民网东京1月22日电 据《朝日新闻》报道,在日本,平均每100人中就会有1人患上精神分裂症。尽管它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但人们对该疾病的了解并不多,而且还常常存在误解。那么,精神分裂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大伯家有五个子女,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伯家跟我们家挨得很近,彼此家里的情况都非常了解。大堂哥是1969年生人,老实善良,但性格内向。那会儿家庭条件不好,没读几年书就回家务农了。大伯非常严肃,不苟言笑,对外人和和气气的。回到家马上就换了一副脸,对家人似乎不那么友善。
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焦虑、抑郁已经成了高频词汇,凡事都能扯上抑郁或是焦虑,因此也出现了很多的网络名词,比如我网抑云了、我emo了、我自闭了等,但凡上网冲浪这些词汇绝对会出现,不难发现这好像是个人人“抑郁”的时代,人人都在担心自己的精神会出现疾病,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精神疾病”。
我没事的时候,经常会翻看一些医学报刊。前一阵看到报上说,据研究显示,40%至6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前,性格上往往表现出孤僻、敏感多疑等特点。在我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也发现大多数患者都属于高敏感人群。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生活压力大增加,近年来,全球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病率都有所上升,专家呼吁在重视生理疾病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精神健康的关注,除了加大科普力度,也应加强基层医疗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