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安塞腰鼓.刘成章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春风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如春雷———神 奇 的 安 塞 腰 鼓———每到春节期间,在延安的安塞,正如诗人所言,暴风骤雨般的鼓点,龙腾虎跃似的风姿,尤如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这就是威震神州的安塞腰鼓。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安塞腰鼓起源于榆林横山,在明代后期,由于灾荒与农民起义,安塞已经人烟稀少,安塞人由榆林横山迁过来,也把横山的腰鼓带到了安塞。
来到陕西延安,看到安塞腰鼓表演,立即想到作家刘成章写的那篇著名的散文《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密集的击鼓声,强悍的步伐,变幻的阵势,雄壮的呐喊,尽现男子阳刚之美,磅礴气势,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安塞腰鼓可以说是中国最著名的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表演,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安塞县招安镇新庄科村出土的宋代腰鼓人物画像砖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全国民间音乐歌舞电视大奖赛》的大奖。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汉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非遗舞蹈】光明日报记者 殷泽昊 曹雅楠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雨姿国潮舞蹈带来的“视听风暴”,似乎刮不完了。《只此青绿》风靡网络,舞剧《红楼梦》一票难求,线下演出空间连同网络平台,处处有国潮舞蹈赢得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