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周剑楠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精打细算过日子,但有一项消费可能被忽视,那就是在共享充电宝上花了多少钱。日前,一位网友晒出其一年在共享充电宝上花费1200元的消息,迅速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对共享充电宝花销的热议。
今天微博有一条热搜话题是「共享充电宝电用完只充了30%」,一位杨女士表示:自己用完了充电宝的全部电量,结果手机只充进去了30%的电量,如果开着视频、地图导航之类的大应用,充的速度可能还赶不上掉电的速度。
作为共享经济的一大形态,共享充电宝的投放范围不断扩大,最近很多人注意到,租借价格也在不经意间“水涨船高”。近日,记者走访苏州市场发现,共享充电宝的租借价格已经从最初的2元/小时上涨至2元/0.5小时,各大品牌价格普遍有所提升。
据《IT时报》报道:3·15前夕,《IT时报》记者用了两周时间,对上海市面上的多家共享充电宝品牌进行多次测试,借还场所包括商场、旅游景区、机场等多地,测试内容包括:充电效率、计费规则、归还点位和售后客服。
记者 冯沛然 岳致呈 近几年,共享充电宝的租赁价格越来越贵,租金单价从2021年每小时1—1.5元,上涨至2023年的3—4元。但充电效率并没有任何改变。共享充电宝“加价不加量”的服务也引发了消费者的吐槽和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