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官网更新教师个人主页信息,此前在美国苹果公司任职的王寰宇博士加盟华科集成电路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据华中科技大学官网介绍:王寰宇,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项目入选者。
2022年4月15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余发星课题组在《分子细胞》杂志以长文形式发表了题为“WWC proteins mediate LATS1/2 activation by Hippo kinases and imply a tumor suppression strategy”的研究论文。
我们在南极顶点追逐繁星在黑土地守护“大粮仓”在海拔4800米的高原与卫星连接在“鹦鹉螺”里“照亮”微观世界上天纵观浩渺的太空入地建设地下700米的实验室下海探索神秘莫测的深海春节期间“中科院之声”推出“科苑寰宇贺新春”系列坚守科研一线奋力攻关的科研人员将从四面八方发来新春祝福祝愿
王三昭,硕士,高级工程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年9月入职中国建材总院,从事微光夜视核心材料的科研生产工作。2019年2月,作为图像光导识别材料项目核心成员之一,外派至山东枣庄开始项目产业化建设,担任中建材光芯科技有限公司职工董事、总经理助理,负责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工作。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奉超特任教授与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安德烈·海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教授团队合作,在纳米限域毛细凝聚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成果于12月10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上。
北京时间5月30日清华大学2项最新科研成果同时发表于《自然》(Nature)清华大学依托精密仪器系的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团队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原语的互补双通路类脑视觉感知新范式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基于该研究成果的论文《面向开放世界感知具有互补通路的视觉芯片
备战高考,考的是学生也是家长。在疲惫、烦躁、焦虑袭来的时候,家长们的“症状”有时比孩子还要严重。看着孩子遇到困境,家长们往往感到有劲儿使不上,干着急。在一次次的情绪碰撞中,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在懊悔和反思中得到了成长。
2021年5月31日,青海大学“三江源生态”一流学科博士团成员在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的原子城参观。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题:敢于战胜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两弹一星”精神述评新华社记者温竞华、李国利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近年来,随着不断加剧的中美贸易冲突,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自研科技的重要性,尤其是华为在遭受美国多轮重大打压后依然坚挺的现象更是进一步明确了众多企业在未来加大科技投入的决定,我国许多行业也都因此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在这其中,半导体行业显然是人们作为关心的一个。
鲁网12月11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宋昕)为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探索符合学生素养提升的新教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近日,淄博六中组织开展“秋实杯”生物学科同课异构活动。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由毕晓辉、李飞飞、王寰宇三位老师共同执教《细胞的增殖》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