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江安河既是一条灌溉成都平原的重要河流,更承载着泄洪的历史使命。江安河旧名新开河,又名酸枣河,自都江堰走江闸分水,在三邑桥入郫都区境内,右岸为温江区,是郫都区与温江区之界河,经花园边界骆家滩,友爱边界普兴桥、止水庙至狗腿湾入温江区境内,最终汇入府河。
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是指地方政府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系统解决当地河湖生态环境问题,或维持当地优良生态环境不退化,使河湖保持或恢复“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丽景象,让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江水至此始温”故城名为“温江”“旱不病涝,水不病潦,江水为安”故河名为“江安”温暖、安宁是对温江人生活的写照也寄托着温江人的美好期望张志强 摄由“北林”到“南城”蜿蜒曲折的江安河似一条玉带镶嵌在温江版图中从过去流向现在、再奔向未来在悠长的岁月中一路流淌哺育了一辈又一辈温江儿女成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成都江安河畔,璀璨星空触手可及,音乐喷泉千变万化。10月1日记者从成都环境集团获悉,通过新建堤防、整治堤防,建设拦河闸,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同步种植水生植物,截至目前,江安河水质改善明显,堤防100%达标,防洪标准提升到100年一遇。
江安河生态宜居公园将滨河景观带进行提升打造,建设宜居水岸,构建江安河慢行系统,充分融入川派盆景、温江编艺等地方元素,通过园艺小品、文化小品等展现鱼凫文化、川西农耕文化等地方文化特色,成为成都公园城市理念温江篇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温江依托南城北林的空间格局、得天独厚的林水资源,坚持生态立城,以“两河一心”营建塑造城市特质,加快构塑“田园与林盘相依、流水与城市相伴”的城乡、生态和人文空间,人与自然极致相处、都市风彩与田园风光和谐演绎的城乡形态,成就了最具田园诗意的现代城市。
近年来,成都市武侯区在推进河长制改革过程中,多措并举,实现了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变,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品质不断提高,沿河“脏乱带”蝶变生态“产业带”,城市水生态价值不断彰显——如今,水于武侯而言,既是“绿水”亦是“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