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睡眠大数据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但你知道吗?儿童同样会失眠,据统计,儿童慢失眠的患病率为10%-30%。如何能让孩子有一个优质睡眠?这个世界睡眠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邀请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朱春来和大家聊聊。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你昨晚睡得好吗?今夜,你打算几点睡?《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调查显示,44%的19-25岁年轻人熬夜至零点以后,42%的老年人入睡时长超过半小时,失眠率高达21%。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掌上春城讯 你睡得还好吗?2024年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日主题是“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近日,自称“有十多年没有睡过觉”的龚女士出现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李培凯门诊。李培凯表示,龚女士并不是极端案例。
人能坚持多久不睡觉?一直不睡会怎样?好奇的不只有你,吉尼斯就曾收录过这项世界纪录。196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7岁的兰迪·加德纳创造了保持清醒时间的最长世界纪录——连续11天25分钟不睡觉。连续264个小时不睡觉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什么“宅”在家中,我的睡眠时间长了,质量反而下降了?苑成梅说,门诊接诊时,经常遇到此类患者,“这种入睡和觉醒时间与我们所期望的,或者说与传统作息时间不一致,导致无法在‘正常时间’工作、学习、活动的,可能是受昼夜节律相关睡眠障碍的影响。”
近期,睡眠剥夺的话题引起关注,72小时睡眠剥夺到底有多难?普通人能不能扛得住呢?重庆西区医院神经疾病中心副主任兼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蒋晓江给出了科学解答。蒋晓江为患者看诊。重庆西区医院供图睡眠剥夺是什么?
睡眠健康包括多个方面,不过大部分研究聚焦在睡眠时长方面。我们往期说过,熬夜或者睡眠时长过短,会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升高,其实,睡眠时间过长也会危害健康。 2019年的一项研究探讨了睡眠时长与全因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尤其不适合青少年,可能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下降甚至停止最近,社交平台上流行起各种“碎片化睡眠法”:某知名人士称自己工作时一天可以只睡4小时;有博主称,很多名人都会采用“达·芬奇睡眠法”,即工作4个小时,小睡30—40分钟,循环往复,包括达·芬奇、爱迪生、
睡眠质量是衡量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可以使个体有更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学业表现,体验到更好的生活质量与更强的幸福感;而糟糕的睡眠不仅影响儿童的情绪,甚至影响儿童大脑发育,增加儿童行为障碍的可能。
来源:【金华日报-金华新闻网】健康的身体有赖于健康的饮食、充足的运动和睡眠。这些因素之间存在明显关联,例如,足够的锻炼有助于保持充足睡眠。那么营养对睡眠有何影响?一项新研究着眼于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与睡眠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多吃水果和蔬菜可能更容易让人达到最佳睡眠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