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1月2日)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将在“世界客都”广东梅州开幕。客商的独特精神品质是什么?客家商人为何能形成一个著名商帮?世界客商大会对全球客家人的意义是什么?就相关问题,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李小华教授。
6月25日上午,2024“中国寻根之旅”(风韵南粤——印尼万隆华裔青少年走进梅州夏令营)在梅州市科技馆开营。来自印尼万隆的32名华裔青少年学生齐聚一堂,开启为期10天的梅州寻根之旅。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戴文威,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崔毅出席开营仪式并讲话。
有这么一个爱国华侨,虽然没有中国血统,却用一生热爱中国,将五星红旗升在美国上空。“我没有一丝一毫的中国血统,但我有百分之百的中国心,百分之百的客家情”,这是熊氏集团主席、印尼《国际日报》董事长熊德龙先生,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您好,我是吴能彬,我能进学校里看看吗?里面有我捐赠的一栋楼,我想看看那楼有没有需要修缮的地方,我可以出资。”2024年10月28日,一位76岁的老人站在梅州市梅江区白宫中学的门口,礼貌地询问着白宫中学的校长陈中。在白宫中学,吴能彬关心自己捐赠的慈母堂是否需要修缮。
近段时间以来,很多海外侨胞返乡寻亲问祖,各地侨务部门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失散的亲人再续亲缘。日前,年逾古稀的荷兰华人卢国莲来到福建厦门同安区寻根,在同安区侨联、大同街道侨联和古庄村村委会的帮助下终于圆梦。卢国莲原为印尼华人,其父亲是医生,在印尼排华事件后举家迁往荷兰。
中新网福建漳浦4月20日电 (林惠卿 王大鹏)“我已经98岁了,这是我最后一次回来看看亲人,以后可能再也回不来了。”近日,98岁高龄、旅居印尼雅加达的爱国华侨陈壬水带着祖孙四代30余人,跨越千里重洋,回到祖籍地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马坪镇寻根恳亲。
2018年,印尼华人小丽认识了中国老公小冬,两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认识几个月就领证结婚,嫁到中国四年,小丽生下一个女儿,不是混血女儿,因为小丽本来就是华人是母语是客家话,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客家妹子,在印尼出生,长大,小丽非常庆幸能嫁回中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