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弥勒信仰源远流长。最初的弥勒信仰源自东晋时代的苻坚,他曾送一尊结珠弥勒像给道安大师,道安大师和他的弟子法遇、辅僧、昙戒等,发愿要上生兜率内院弥勒净土。至此以后,我国高僧大德,如唐朝玄奘大师、民国太虚大师、慈航菩萨、印顺法师等,都是兜率净土的信仰者,都是发愿往生弥勒净土的人。
具行和尚具行和尚是虚云坐下最具传奇色彩的弟子,云南盐源人,从小是孤儿,生活的很辛苦,有幸族人帮衬,后又入赘到妻子家,但那年闹饥荒,没了收成一家人无计可施,虚云在鸡足山时,他听说寺里重建,便来求份工作养家糊口,最后一家八口都在寺里工作;在寺里日渐向佛,虽然不识字,却是所有僧人里最一
虚云老和尚是近代著名的得道高僧,他一生肩挑禅宗五家法脉,并振兴佛教道场,被誉为“禅宗泰斗”,在其圆寂前,更是留下一个“戒”字,让后世去参悟,纵观虚云老和尚的一生,留下了众多的传奇,他曾说到,自己的一生经历了“九磨十难”,可谓是一路坎坷,在这十难中,其中的第十难,对于虚云老和尚来说,是最大的磨练。
人生一世追求不同,你是否思考过自己的人生?活着有什么意义?我为社会带来什么价值?从事文学工作二十余年,笔者时不时地还会扪心自问,往大了说人类只不过是世间万物中的一粒尘埃,往小了说自己只不过是人类群体中的单独个体,忙忙碌碌随波逐流。
各位善知识,大家好!我是神话居士,我们继续介绍《虚云老和尚年谱》中的故事,上集讲到虚云告别了融镜老法师,舟中遇到女色的考验。接着来到光绪四年,也就是1878戊寅年,虚云师父39岁了。这年他来到天宁寺,参礼了清光和尚,并且在寺中过冬。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顾炎武《日知录》1943年,103岁的虚云老和尚和20多岁的南怀瑾,一起暗夜走山路。南怀瑾想扶虚老一下,虚云老和尚感应到了南怀瑾正要扶的手,回头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虚云说:“前路暗淡,你我各走各的路,不必相扶,我也就应劫而来,我们都是来还账的。
禅宗泰斗虚云:120岁的传奇人生文 / 刘立夫20世纪的中国佛教界,有4位大师的名字如同巨星闪耀,蜚声中外。他们是虚云、太虚、弘一、印光。其中,尤以住世120岁的虚云禅师最具传奇色彩。虚云老和尚一生历经四朝五帝,坐拥十五道场,中兴六大祖庭,兼承禅门五宗,被誉为“禅宗泰斗”。
他是被誉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高僧的虚云大师,他作为领跑者重振佛教,一生为钻研经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才使千年不朽,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他临死前留下了一个字,成了未解之谜,至今无人能解,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