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微信公号 新疆和田,一座座温室大棚矗立在漫漫黄沙中。走到跟前,里面一派生机盎然,各种植物吸收着光热资源,萌芽、生长、开花、结果。图片来源:新疆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这里是万亩沙漠设施农业产业园内的植物工厂。
中国在最大沙漠种植8200英水稻,稻田在沙漠的酷热阳光下茁成长-听起来像是海市屋楼或绿洲发的幻觉。但在中国的库布齐沙漠,曾经是一片干旱的荒地,现在青翠的稻田面积达 8.200 英亩,这要归功于一项曾经被认为不可能的农业举。
随着我国粮食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日益丰富,更均衡、更营养、更健康的食物结构正在不断提升人们的健康饮食需求。设施农业升级 拎稳“菜篮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产量占全球50%以上,其中设施种植面积达4270万亩,设施蔬果产量达2.
10月13日,由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在新疆阿拉尔市对耐盐碱水稻公开实收测产。经测产专家组现场评定,最终理论亩产结果为573.8公斤/亩。这是新疆耐盐碱水稻首次实现万亩连片高产。10月13日,新疆阿拉尔市测产田块,人们操作机械收割水稻。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4日电(记者高晗)13日,由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在新疆阿拉尔市对耐盐碱水稻公开实收测产。经测产专家组现场评定,最终理论亩产结果为573.8公斤/亩。这是新疆耐盐碱水稻首次实现万亩连片高产。
大多数人对于沙漠的印象是一眼望不尽的黄沙,但如今在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下,沙漠也已经成为了万亩的良田。2009年,重庆大学教授易志坚在研究物质力学的过程当中发现了沙漠土壤的奥秘,并且提出可以将颗粒物质从离散状态转换为流变状态。
快速从种子到收获仅需70多天,缩短了近一半生长周期,全年总计可收获5茬水稻节约成本仅为荷兰玻璃温室的三分之一,能耗成本仅为荷兰玻璃温室的25%左右意义将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与和田自然条件类似的其他地区都可以实现快速繁育在戈壁沙漠上种植水稻,这,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