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9月20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杨洁规)爱好十字绣的人很多,但有耐心和毅力绣制一幅长达22米《清明上河图》的人并不多。家住株洲市天元区香草园小区的倪桂芝,就是一位刺绣达人,今年45岁的她靠着一针一线,每天绣8小时,耗时4年多,绣出了这件作品。
会十字绣的大有人在,但有耐心和毅力绣制一幅长达6米多《清明上河图》的人并不多。家住梅陇镇锦乐馨苑小区的唐新琴,就是一位刺绣达人,虽然已经70多岁,但靠着一针一线,每天从早到晚,耗时4年多,绣出了这份作品。
编辑 崔可腾 实习生 国馨允 朱佳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爱自古传唱至今。如果世界上有谁能为你一个心愿无条件买单,那一定是最爱你的父母。近日,云南的兰女士耗时6年,亲手绣出一副长达22米的《清明上河图》绣品送给女儿。消息一出,就登上了热搜榜单。
记者 孔茜 丁安顺 通讯员 李庆平10余种针法、87种针线、2555个日夜……这是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许厂村村民王四云绣制22米《清明上河图》长卷时,留下的一串数字。7年间,她以布为纸、以线代墨、以针代笔,将汴京清明时节繁荣景象跃然“布”上,再现古时人间烟火气。
编者按: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勤于创造、勇于奋斗、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近日,由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委网信办联合举办的2022河南省“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兰女士正在绣画 受访者提供封面新闻记者 林珏瑶 实习生 于昊元在云南临沧市一间院子里,一幅22米长的画卷在兰女士手中徐徐铺展,这是她用了六年时间飞针走线绣出来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画。几天前,“妈妈绣22米长清明上河图送女儿”的话题,在微博上获得了3000多万的浏览量。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4月27日讯87种色彩针线,10余种针法,300多万个针脚,600多个人物,200多只动物和树木,历时2555个日日夜夜,画中各个形象惟妙惟肖,这是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许厂村村民王四云耗时7年完成的作品《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一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风俗长卷。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人们断不会相信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许厂村普通农家妇女会历经七年时间,用手绣的方式把这幅规模宏大的历史风情画卷展现的淋漓尽致,使《清明上河图》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得以以十字绣的方式呈现在普通人面前。
家住江苏南通市南川园新村的丁玉明,曾经是一名优秀的钳工。退休之后,他自学十字绣,无师自通掌握了一门好手艺。前两天,他完成了一幅新作——6米长、50厘米宽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描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牲畜,还有车子、轿子、船只、房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