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见云微出现在了百花宴上,还和自己的娘家侄女坐在了一起,安贵妃面上虽不动声色,心中却是百转千回。她也是知道的----无非就是太后娘娘想要给康亲王府的那位病秧子小王爷做脸罢了;可自家那傻侄女又怎么会和她坐在一起呢。
潘楼街连接御街,是汴京最为繁华的街道。潘楼街桐花巷深处的一座宽宅大院,便是李府。府中红毯铺地,张灯结彩。下人为迎接主人,院内院外各处铺设,已忙了多日。李清照母女由下人服侍着沐浴、更衣已毕,在明间的红木椅上坐了。丫鬟上茶上果,殷勤细致。
高士奇是大才子不假,不过历史上的高士奇虽然在南书房行走,但最高只做到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侍郎是正二品,翰林院掌院学士是从二品,也就是说高士奇最高也才正二品,连从一品都没有,而文华殿大学士是妥妥的正一品,比如剧中的明珠就是武英殿大学士。
贺知章存诗不多,但《回乡偶书》和《咏柳》这两首诗可谓脍炙人口。贺知章性格诙谐风趣,他表弟陆象先曾说“季真清谈风韵,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晚唐张祜也有诗写道“贺知章口徒劳说,孟浩然身更不疑”,可见贺知章的口才是非常有名的。然而,就是口才极佳的贺知章,也曾因口无遮拦而被责怪。
又是一年立春。春日里,总会想起贺知章。他的一生,与春风为伴,虽然身在官场,却总有一种超然的气度,似春风过处,任花开花落,若无意若有情,可是却在无为中有为,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称颂。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待人坦坦荡荡,热情豪爽,真诚地奖掖新秀,让人如沐春风。
100位传奇诗人的一生我的名字,叫做张谓,盛唐诗人,李白李十二的朋友。为了能镇住场子,先上一首我写的《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这就是我的代表作了,仔细算来,我实在没有什么能特别拿得出手的诗,不像李白,好诗好句不胜枚举,俯拾即是。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蒋勋先生则说:“今天大企业的职场人,每天回到家,应该有一个宋代的空间给他。”高晓松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说:“给我十次穿越机会,我都要去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