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官网更新教师个人主页信息,此前在美国苹果公司任职的王寰宇博士加盟华科集成电路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据华中科技大学官网介绍:王寰宇,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项目入选者。
年仅31岁的90后博士常林毕业于加州大学半导体专业,然而在他毕业后却放弃国外多个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拒绝了加州大学的多次挽留,接受了华为公司在2021年6 月发出的天才少年招募令,毅然决然地带着“芯片”选择回到了我们的祖国。这一爱国行为让不少人拍手叫好,但是同时也在网络上产生了议论纷纷。
【文/观察者网 齐倩】孙楠,顶尖“芯片建筑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终身教职兼国际知名芯片设计公司咨询顾问,2020年舍弃在美一切毅然归国,四年多来率领团队研发50多款顶尖芯片。 香港《南华早报》2月12日刊文称,孙楠是华人科学家归国潮中的一员,此前并未引起舆论过多关注。
这句在小学五年级课本上出现的话,成为了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名誉所长王志功一生的座右铭,而他本人也在为我国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全面突破、一大批中坚人才培养、国内半导体业发展的道路上筚路蓝缕、孜孜以求。
长久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都在坚持对中国的关键领域技术围堵,尤其是芯片领域的封锁更是“密不透风”,相关原材料的封锁禁运也与技术封锁遥相呼应,在中国外围形成了一面层层包围的“高墙”,生怕中国从哪里获得突破关键技术门槛的“钥匙”。
20万中国人才流向硅谷?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升温的大环境下,国内市场针对那些垄断封锁的芯片技术、设备、材料做出相当完善的布局。然而,在“中国芯”崛起的路上,却出现了一个比芯片断供更可怕的问题,据公开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缺口高达40万。
今天上午,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在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建院十周年发展论坛上代表学校向学院表示祝贺,并寄语学院,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创造性答好时代之问,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贡献新工科的力量。
香港媒体25日发表文章称,1400名华裔学者离美返华,因美国司法部调查造成寒蝉效应。据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报告,美国1400名华裔科学家返华,全因美国司法部调查造成寒蝉效应,质疑他们对美国的忠诚甚至怀疑他们泄露国家机密,不少华裔教授被诬告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