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一词最早起源于《周礼》一书说夏朝设虎贲氏一职,专门负责执掌如老虎般勇猛的将士800人,皇帝外出打仗,虎贲军就和军队一起出征,皇帝住在外面,虎贲军就负责守卫,可惜虎贲军前身的历史鲜为人知,后人每每提起中国军队,皆以唐宋明清军队为谈资,孰不知在几千年前的中国虎贲一词早已成为了王朝中强悍军队的代称,而最早建立起这种军队,并以虎贲为其冠名的王朝就是夏。
这就不禁让我想问,为何虎符、虎节、虎贲为何图案是老虎,而不是其他动物?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杜虎符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一件,40个错金篆书铭文,其上大意是,甲兵之符,右符在君王手中,左符在驻扎地的将军手中,凡需要调动军队超过五十人以上,君王都会派人持右符去驻地,与将军手中的左符符合,将军才能出兵。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时期出现的20支精锐部队。羽林骑、虎贲军、丹阳兵、无当飞军、飞熊军、陷阵营、虎豹骑、白马义从、西凉铁骑、白耳兵、先登死士、虎卫军、逍遥津死士、解烦军、大戟士、辽东兵、黑山军、东州兵、青州兵、黄巾军。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能像虎一样,千百年来始终活跃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从最早的虎图腾崇拜和以虎通天的古老巫术,到由此衍生出的虎纹装饰艺术,再到后来贵族以搏虎为乐,并将虎与军事、战争联系在一起,继而又将其作为帮助逝者羽化登仙,以及驱邪避凶、护佑平安的祥瑞融入到中华神话体系和民俗传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