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连连,浩渺无垠。今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中没有沙漠类型的空白。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遗产提名地总面积1617405.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巴丹吉林沙漠位于中国西北干旱温带荒漠区阿拉善高原,是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
原标题:文明的坐标丨巴丹吉林沙漠“五绝”巴丹吉林沙漠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以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古庙“五绝”著称,被誉为“中国最美沙漠”。神奇的是,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的巴丹吉林沙漠,竟有100多个湖泊。这些湖水从哪里来?为何从不干涸?
来源:人民日报 牧民塔娜的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苏敏吉林湖畔。“我家世代在此居住,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我对沙漠有着深厚的感情。”塔娜今年40岁,外出打工后又选择回到沙漠生活,如今和丈夫一起养着20多峰骆驼,开了一家民宿,招待从天南海北来沙漠旅游的客人。
【国家地质奇观】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王潇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晓春沙海鎏金,绵延不绝的沙丘此起彼伏,铺陈开来,绘出一幅熠熠生辉的画卷;奇峰险峻,沙丘聚而成链、汇而成山,以巨大的高低落差,在沙漠间森然坐落;群山抱玉,形色各异的湖泊散落,形成了沙山环绕碧水的宁静景象。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位于中国西北部阿拉善高原,是中国第三大沙漠,于 2024 年 7 月 26 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15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实现内蒙古自治区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同时也填补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中没有沙漠类型的空白。
巴丹吉林沙漠——中国第三大沙漠、第二大流动沙漠,有世界最高的固定沙山、最密集的沙漠湖泊、最广阔的鸣沙区域,风蚀地貌鬼斧神工,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绝大部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内,这里西近古居延泽,东望黄河,南眺祁连山余脉,北依额济纳绿洲。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巴丹吉林沙漠夜空,璀璨的星星如同镶嵌在夜幕上的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仲夏之夜,摄影爱好者来到巴丹吉林沙漠,用镜头记录了大漠戈壁如梦如幻的璀璨星空。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是中国第三大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
来源:新华社夏日,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沙海莽莽、水天相映,景色壮美。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为连绵的沙丘被白雪勾勒出绵延起伏的波纹。张乐元摄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普降大雪。一望无际的巴丹吉林沙漠“邂逅”纷纷扬扬的雪花,从空中俯瞰,连绵的沙丘被白雪勾勒出绵延起伏的波纹,洁白的雪花与金色的大漠交相呼应,仿佛一幅天然的泼墨山水画。图为沙漠落雪之景,宛若泼墨山水画。
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坐落着一处神秘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这座新晋世界自然遗产地域辽阔,是我国第三大沙漠、第二大流动沙漠;还拥有世界最高的固定沙山、最密集的沙漠湖泊、最广阔的鸣沙区域,以及多样的风蚀地貌。
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视频: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成功来源:中国新闻网图为巴丹吉林沙漠湖泊。
来源:人民网 杨子砚:7年申遗路 向世界推荐巴丹吉林沙漠苍穹之下,巴丹吉林沙漠延绵的沙丘一直向远方延伸,在这连绵的金色沙丘之间,144个沙漠湖泊像144颗宝石镶嵌其间,从高空往下看,宛如一顶巨大的闪耀着宝石光芒的皇冠戴在这片浩瀚的大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