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月13日讯 韦格纳肉芽肿,一种罕见病,让湖南女孩石晔萱双目近乎失明、身体肥胖、容貌大变。18岁的花季少女不愿向病魔低头,一年减肥25斤,还用清澈歌声征服了万千网友。今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联系上石晔萱,听这个不服输的女孩讲述自己的故事。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5日讯(记者 王璐 通讯员 董雷 洪雷)1月4日晚上,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内灯光璀璨、乐声悠扬,一场特殊的公益音乐会——2024“无罕之路”诚与爱LIVE公益音乐会在此奏响爱的乐章,让罕见被听见!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葛晨)他们被称作“月亮的孩子”“瓷娃娃”“蝴蝶宝贝”……这些美丽名字相对应的,却是残酷的罕见病:全身毛发和皮肤发白的白化病、即使轻微碰撞也会严重骨折的成骨不全症、皮肤像蝴蝶翅膀一样脆弱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今年2月28日是第十六个国际罕见病日。
在对话框中输入“发现孩子从2岁起发育、语言和动作都明显落后,交流也无法完成”等症状,几秒钟后,人工智能(AI)大模型就会给出“需警惕罕见遗传性疾病(如雷特综合征、天使综合征等)或复杂神经发育障碍”的判断,并给出就诊科室、补充检查等医学建议。
白化病、苯丙酮尿症、脊髓性肌萎缩症……都是大家较为熟悉的罕见病。中国目前约有1680万罕见病患者,罕见病其实并不罕见,重要的是提高筛查率、诊断率,重视科学治疗。松江区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卫群走进《健康智慧屋》直播间,就罕见病的特点与预防提供了科学建议。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题:“医学的孤儿”——罕见病离我们有多远?渐冻症、“玻璃人”“木偶人”……罕见病由于临床上病例少、经验少,导致高误诊、高漏诊、用药难等问题,往往被称为“医学的孤儿”。目前国际确认的罕见病约有7000种,我国有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增患者超20万。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田晶晶 王逸雯 通讯员 马婷婷)今天是第16个“国际罕见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点亮你的生命色彩”,旨在提高对罕见病及罕见病群体的认知,帮助罕见病患者及时诊断干预,提高生存质量。那么,什么是罕见病?又该如何预防呢?
秋日的午后,金色的阳光倾泻在复兴中路上,路边的小门洞里藏着许多整齐地摆满乐器的琴行。在梧桐树的掩映下,上海交响乐音乐厅远看像一本摊开的乐谱,安静地坐落在衡复风貌区。但是,在其内部,却在进行着一场非同寻常的音乐会——“爱不罕见”耶鲁上海校友会慈善音乐会。
类似的疑难罕见病患者中不乏从北京、上海前来求医的,他们都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寻找到“生命”的希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成立7年多以来,已确诊、治疗、治愈的疑难罕见病例计60种1300例,其中数种病例为国内首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