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点军校用计算机复刻军事模型,推演无数遍均以失败告终!你知道,这场军事奇迹的指挥者是谁?一渡赤水:1935 年1月29日,红军怀揣着北上入川的宏伟计划,兵分三路从遵义、桐梓、松坎出发,向着土城、赤水方向艰难挺进。
毕竟任谁对三国那段历史有些了解都会被那位多智似妖的诸葛丞相心怀敬意,一手空城计可谓妙极,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便退了司马懿的大军,而甭说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了,试问这样的奇迹,古今中外又有谁能够再次复刻呢?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战役如璀璨星辰般闪耀,而四渡赤水战役,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四渡赤水战役,发生于1935年1月19日至5月9日,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于贵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地区进行的一次高度灵活机动的战略性战役。
本是个死局,却最终把路走活了!二渡赤水前的扎西会议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回归,二渡赤水的胜利也进一步巩固了毛主席等人的领导地位,新的核心开始形成,而三渡和四渡赤水则是这一思想在全军上下得到完整贯彻的生动体现。
在毛主席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中,四渡赤水战役无疑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在湘江战役中,红军虽拼死突破封锁线,但也付出了惨痛代价,兵力从出发时的 8.6 万锐减至 3 万余人,元气大伤。
四渡赤水,短短两个月,红军三万余人,在四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中穿插腾挪,如鬼魅一般让敌军疲于奔命,最终成功突围。1935 年 1 月,中央红军艰难地踏入贵州境内,来到了长征这一伟大征程中至关重要的节点 —— 遵义。
那么这场让毛主席都引以为傲的战役到底有多牛呢?又由于当时红军的军事指挥权掌握在博古、李德手中,实行 “左” 倾冒险主义的军事路线,让红军一度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尤其是湘江战役更是损失惨重,人数也从长征刚开始的八万多人锐减至三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