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纵观中国历史,不乏文臣武将,尤其是功高盖主的将军,真正能功成身退安度晚年的还是极少数。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只有大唐名将郭子仪享受到了此封号,而郭子仪作为大唐王朝的中兴名将、七朝元老,他确是受之无愧。
唐乾封元年,唐高宗李治刚封禅泰山不久,就收到了一封牛皮哄哄的《陈情表》,这是一位童子科的儒生写给唐高宗的一封要官信,信中写道:“我听说陛下封禅泰山,招纳贤才,但臣从未任过一官半职,希望陛下能封我一个官,让我为国家效力,虽然臣武不及李广,文不及子健,但请陛下召天下才子三五千人,和臣比试比试才学,如果臣不能拿第一,就请陛下斩臣头、碎臣骨,以谢天下才子”。
中国的科举千年延续,文武举人与进士很多,而每次殿试的状元只有一个,所以,状元很受人们崇拜。有人说张宪周是中国最后一个武状元。实际上,张三甲才是最后一个。张宪周是倒数第五个武状元。强调最后一个,应当是处于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处置。如果说张宪周是最后一拨武状元,倒是立得住。
在唐朝时,有位游侠好抱打不平,能文能武,出身富贵,但几次科举下来都名落孙山。说到这,自然有人想到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其实关于黄巢是不是真的高中了武状元还真不好说,野史味道较重,不过历史中还真有一位文武双科状元,他叫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