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 (庞无忌 韩昕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22日在北京表示,如果没有黑天鹅事件发生,今年中国经济很可能实现6%或以上的增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23年中国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左右。
3月22日下午,北大国发院第64期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在承泽园和线上同步举办,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南南学院院长林毅夫在会上指出,除非金融市场或地缘政治层面爆发黑天鹅事件,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很可能达到6%或以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左右,这一增速目标实现难度大吗?确立5%的增长目标出于哪些考虑?3月22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经济的前景暨2023年两会解读报告会”上,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认为,5%左右的目标相对比较保守。
海外网2015-03-06 14:37:29海外网3月6日电3月6日14:30,全国政协召开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李毅中、陈锡文、林毅夫、杨凯生、常振明、贾康围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据中评社2月13日电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日前出席论坛时谈及中国经济发展。他指出,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出现,关键在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受新冠肺炎的影响,中美之间的经济增长差距进一步拉大,提前达成经济总量超越美国,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2022年两岸青年峰会日前在北京举办,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出席演讲时表示,大陆要在2049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话,虽目前没有明确数字指标,但人均GDP应已跨入高收入国家,并在后来者、新经济优势下,看好届时可达到美国人均GDP一半的成绩,加上大陆人口基数,经济总量会是美国2倍,可说是真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2024-03-29 13:14来源:中国网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博鳌亚洲论坛供图中国网3月29日讯(记者 郭泽涵)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
【林毅夫:近期政策促信心恢复 经济止跌回升可以预期】财联社9月28日电,在2024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表示:“当前民间投资、消费等方面经济低迷的现象是短期问题,我们需要更大耐心。
尽管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我国的政策空间比较充足,经济增长空间依然广阔,只要继续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按照新发展理念,以国内循环为主,同时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依靠科技、人才两个关键要素,发挥好我们的制度优势,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实现稳步增长是没有问题的。把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条件挖掘出来,集中力量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可以逆势增长。记者:今年是“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启动的关键之年,面对外部层出不穷的种种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如何迎难而上、稳中求进?林毅夫: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得来不易,新冠疫情对全球各国经济都造成了巨大冲击。
2024年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腾讯财经联合国是直通车推出“两会问计”特别策划,对话经济领域的代表、委员,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长目前设定在5%左右。中国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哪些增长潜力可以挖掘?在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方面,究竟孰轻孰重?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3月27日举行的“世界经济展望”分论坛上表示,出口增速放慢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慢,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幸中国政策空间仍然较大。
中新社博鳌3月27日电 (记者 陈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期间表示,如果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将升1个百分点,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接受了中国日报专访。谈及2024年中国经济,林毅夫表示,目前中国经济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看清中国面临的困难和机遇,采取足量有效的措施来克服这些困难。
4月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8.4%。“从实际增长动能看,到2035年之前,未来15年,我国还有8%的增长潜力”,在日前召开的一次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表示,但我们不必将经济增长潜力全部释放,考虑到着力解决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如环境问题、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问题等,会抑制一定的增速,我国经济仍将长期保持一定的中高速增长,而且,实现高质量增长的中国经济体前景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