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倪思洁45088棵树苗背后的沙漠情缘10月29日早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温度还没有升起来。冷风中,一群身穿绿色、黄色冲锋衣的义务植树志愿者,挥起铁锹、坎土曼开始种树。他们所在的位置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麦盖提县,这是中国唯一一个被沙漠环绕的县城。
曾经的“生命禁区”,成了史上最“惨”沙漠。还是建议改名叫毛乌素森林吧!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人的一项特殊技能——种树。要知道,沙漠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想让沙漠变成绿洲,也绝非是种一棵两棵树、花个一年两年就能做到的。但毛乌素的树,一种就是70年。一开始,只是一群农民用手挖、用肩扛。他
尽管有人表示,单纯在沙漠里面种植大量耐旱植物就能有效解决问题,只是这些人显然不知道沙漠除了干旱,更严重的是流沙活动和累积的问题——哪怕种下再多的植物,如果不预先解决流沙活动的问题,那么这些耐旱植物哪怕是能够在高温和缺水的恶劣环境下生存下来,用不了多久它们也会因为被沙丘活埋而最终死亡,因此,想要治理沙漠,第一个解决的,是固沙问题,而不是想方设法在沙漠上种植植物。
顶端新闻记者 王莉“小目标是让家乡父老能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年,是曲红在甘肃省民勤县种树的第17年,她骄傲地说,现在这个小目标已经实现。甘肃省民勤县作为中国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常年被风沙侵蚀,当地农民的作物经常刚长出来,就被沙尘掩埋。
沙漠种树比登天还难,风沙大、干旱、缺水、日照时间长,每一项都制约着树的生长,1个人却能沙漠植树20年,第一年花费300万,耗费全部家产,如今万亩树林面临枯死,跪地崩溃大哭:“老天爷呀,我几万亩树没水喝了”,如此一幕不由得让人心酸落泪,1个人1天坚持做一件事容易,但让你坚持20年沙
在很多人眼中,109国道是一条从青海出发直达拉萨的青藏公路。而事实上,它始于北京,一路穿过黄土高原、内蒙草原、黄河,途经青海湖、茶卡盐湖、格尔木,跨越昆仑山口、唐古拉山口,最后进入圣洁的雪域高原。国道沿线坐落着一个个重要的地标,诉说着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原标题:10年来,带动16批志愿者在新疆麦盖提县种下4万余棵树科学家夫妇和他们的“树友群”(美丽中国)麦盖提县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基地。马朝阳摄(人民视觉)今年3月,李德仁(左)和朱宜萱在生态林合影。受访者供图公路两旁,生态林形成绿色屏障。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24日电(记者 李爱平)天上无人机飞播种子,远处机器人植树,用智能技术精准解决沙漠深处人难进、树难种的世界难题。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也是一年一度的库布其植树节,在库布其沙漠上植树再次成为新景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家林草局今天(30日)发布的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57.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81%。沙化土地面积168.7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