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健康报】本报记者 曹聪12月21日上午,毛德西教授收徒拜师仪式暨学术讲座活动在焦作市孟州市中医院隆重举办。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首届全国名中医毛德西,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赵焕东,河南省中医院副院长杜旭召,孟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刘晓宝等见证收徒仪式。
2月21日下午,在河南省济华中医馆桐柏馆,首届全国名中医毛德西教授的门诊前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诊室内正在开展一场温馨的“新春送健康活动”。活动现场,毛德西教授提笔挥墨,以精湛的书法造诣,书写着为患者精心准备的“健康祝福。
来源:【大河健康报】12月21日17时20分20秒,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到达冬至点。古籍中早有记载:“夏养三伏以固阳,冬补三九以滋阴,冬夏并重,方能阴阳调和。”冬至时节,正是一年中进补的最佳时机,养生之道亦蕴含其中。
冬至一到,“数九”开始,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就到了。想安然过冬,有一样东西马上安排上!84岁的全国名老中医毛德西教授告诉顶端·大河报记者:饮食加一物,冬季不用愁!这个神奇的养生“宝物”,就是家家都有的生姜。姜,既是家家户户的厨房调味料“常客”,也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
□本报记者 李晓敏你是否听说过中医经典病房?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备受瞩目,这些将中医精髓与现代医疗技术融合的病房应运而生,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患者。它和普通病房有何不同?中医经典病房何以“经典”?近日,记者走进中牟县中医院、郑州市中医院、河南省中医院三家医院的中医经典病房一探究竟。
来源:【大河健康报】本报讯(记者 曹聪 周小平)10月19日,嵩山论坛第三届中医药文化论坛暨第二届仲景中原中医药文化节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开幕。本次活动由河南中医药大学和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郑州市卫生健康委、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
来源:【大河健康报】作者丨毛德西 首届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科普专家1980年6月,我到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进修,原想跟随著名中医学家赵锡武先生侍诊学习,可惜赵老却于数月前仙逝。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任倩倩 今年7月15日是头伏第一天。按照中国传统历法,这标志着暑天开始,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候已经到来。三伏天的“伏”,有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中医也认为,此时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
绘就中医药强省建设新图景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倩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安伟2月27日,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在郑州召开,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正式揭牌亮相。“这是中医界期盼已久的大事,更是新征程上催人奋进的起点。
来源:【大河健康报】记者 杨振东 文 图9月22日,世中联儒医文化研究会河南省儒医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河南儒学文化促进会儒医文化研究会(以下简称“河南省儒医文化研究会”)2024年会暨儒医文化高端论坛在河南中医药大学举办。来自全球的200多名中医和儒医文化爱好者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