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意大利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个猪队友,希特勒选择跟墨索里尼结盟,也算是倒了八辈子霉。
一说到一战中战斗力最差的国家,人们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意大利,第二个就是俄罗斯帝国,主要是因为德国人的光芒太过耀眼,仅仅一次坦能堡会战,德军就摧毁了两个俄罗斯集团军,抓获了13万名俘虏,意大利人更是如同土鸡瓦狗一般,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最糟糕的部队,却不是这两个国家而是哈布斯堡奥地利帝国的部队。
作为世界老牌殖民强国、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一战时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是世界的霸主。英国殖民地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国力雄厚,工业生产份额占到了世界的13.6%,尤其是英国人牢牢控制着世界的海洋、贸易和金融。
作为一战、二战中的著名“摇摆人”,意大利在两次战争中都以“最朴素”的方式,通过临时跳船的方式,获得了更多的实际收益,不过相比较而二战中意大利军队的各种“秀”,一战中的意大利军队则是实实在在地吃了相当多的苦头,在于奥匈帝国军队的“硬钢”过程中,也是损失了大量的军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武器装备的进步,陆战打成了隔着堑壕和铁丝网的拉锯战,大口径火炮成了交战双方的“香饽饽”,有280毫米、305毫米等多种口径,这些大口径火炮往往数量不多,历史资料大多可以比较精确的追溯其服役经历,不过也有例外,一战时意大利装备了一种400毫米口径的重型迫击炮,它就比较冷门,在公开资料中没有太多关于它的详细信息。
二十世纪初,德国作为后发国家,赶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时代的红利,迅速完成了工业化,在钢铁等生产规模上迅速超越了英法等传统殖民主义帝国,但是由于全世界已经被率先发展起来的几个强国所瓜分殆尽,使得德国的发展空间受到了严重挤压,没有原材料生产地,也没有工业产品倾销地,所以迫切需要从英法的旧霸权之下,谋取新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