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警示谨防内河船员落水事故 辨识救生衣安全风险我国内河水运经济发展迅速,水上交通繁忙。内河船舶在航行、停泊、作业过程中,船员需要频繁进行平整货物、清理甲板、收放船锚、系解缆、收放附属艇等临水作业,落水风险很高,且内河船员落水事件发生后,溺亡率高、获救率低。
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海上安全生产指挥部深入贯彻落实长岛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上级印发的《关于开展黄渤海渔业平安守护行动的通知》要求,海陆同步推进,严查严打渔业船员配备不齐、超抗风等级出海、临水作业不穿救生衣等春季高发性违法行为。
眼下正值高温酷暑时期,不少柳州市民都喜欢到柳江河玩水、游泳,不过一些危险行为却存在诸多隐患。8月20日晚,柳州海事局柳江海事处海巡10658船夜巡柳江河,就劝离了不少违规到柳江航道玩水、游泳以及不戴救生设备游泳的市民。
扬子晚报网8月5日讯(记者 万凌云 通讯员 刘玉宝 ) “以前嫌麻烦,经常不穿救生衣,觉得也不会有事。但自从听了镇江海事局的宣传,就天天穿了,没想今天还真救了自己一命!”来自安徽的“如意XX”轮船员沈林说。
为深刻吸取在船人员临水作业不按规定规范穿着救生衣意外落水死亡事故教训,有效降低人员落水造成的溺亡事故,自2018年起,贵港海事局持续组织开展船上人临水作业不按规定规范穿着救生衣行为专项整治,先后制定印发了《贵港海事局关于开展整治内河船员不按规定穿着救生衣行为的通知》《贵港海事局开展船上人员临水作业不按规定规范穿着救生衣行为专项整治方案》,向辖区航运企业和广大船员朋友发放了《贵港海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船舶在船人员临水作业规范穿着救生衣的通知》和专题宣传材料,线上线下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扎实开展电子巡航,持续强化现场监管力度,全力规范船上人员临水作业规范穿着救生衣的安全行为,提升辖区航运公司、涉水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
深圳新闻网2024年7月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易东)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水上交通活动日益频繁,水上交通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日前,深圳海事局通报几起水上交通违法案例和事故案例,提醒涉水各相关方要合力筑牢海上安全防线,切实保障海上交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缆绳作业是指船舶在靠离码头、系离浮筒以及带拖轮与解拖轮的过程中的缆绳操作。缆绳打击事故多发生在船舶靠离泊过程中,造成缆绳打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缆绳受强力崩断后抽打到距离较近的作业人员,或缆绳受力后从缆桩或导向滚轮、导缆钳处脱落或蹦出后弹击距离较近的作业人员。
【来源:广西海事】新春佳节,当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欢乐氛围中,有那么一群人,始终坚守在岗、忠诚履职,用“敬业福”守护“水上福”,用自己的“忙碌指数”换取船舶航行“安全指数”,他们就是守护在中越边境水域的海事人。
案例警示重点关注典型事故案例知识补给站典型事故案例1、事故类型船舶机舱进水沉没2、事故经过一艘1200总吨,装载铁渣的杂货船正在沿海航行,当时天气海况良好。该船通过VHF第16频道发出了求救电话,称其机舱进水,船逐渐下沉。船长随后命令船员启动救助艇,弃船。
中国网2月27日讯 春节长假后,结合地方水域特点,岳阳海事紧紧抓住特殊时期安全工作重点,加大监管力度,严防水上交通事故险情发生。巡查人员对渡船进行检查2015年2月26日,正月初八,正是打工人员出行高峰,岳阳海事局派出督察组,到城陵矶、临湘、云溪等地对现场监管工作情况进行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