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国庆长假,相比平时,村里车流和游客明显增多了不少。10月3日这一天,来了十几桌客人,可把我和爱人忙坏了。忙到午后2点,我才顾得上扒一口饭。我叫朱福友,今年53岁,我家开办的“福满楼农庄”就在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东西湖慈惠街石榴红村。
国庆将至,正是柚子成熟的时节。在漳州市平和县山格镇的一片柚园中,一个个柚子沉甸甸挂满枝头,等待着被采摘。“新农人”陈贺的创业梦想正是从这片柚园发芽、成熟,直到结出金黄的果实。201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陈贺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放弃繁华的城市回到家乡平和。
中新网贵州长顺5月24日电 题:“打工妹”转型“新农人”:直播寄乡味家门口年销500万元“贵州味道”作者 刘美伶“让老乡吃到贵州味道,有任何质量问题找菊妹。”每天下午4点,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广顺镇来远村田野间就会传来熊永菊直播带货的声音。
6月26日,内江市资中县2024年第一期网红新农人直播带货暨服务外包就业培训班开班。培训现场本次培训邀请电子商务讲师对该县网红新农人、农业生产者、电商爱好者、电商创业者、电商从业者等90余名学员开展为期3天的授课。
“跟着韩主任,我们这些山里的老太太也开始直播卖货了。”提起韩明霞,71岁的老人周爱美感激地说。韩明霞是福山区门楼街道石臼村村委会主任。自2021年开始担任村委会主任后,她就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村民生产发展。如今,她在田间地头和直播间的切换中,为小山村插上了电商的翅膀。
“都说春雨贵如油,可这回老天爷手一哆嗦,把香油可倒多了。那么,这场雨对即将拔节孕穗的小麦有什么影响吗……”一旦说起农业知识,00后三农创作者由硕(快手号:临清燕姐《由斌农资》)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他不顾泥泞,迅速跑到麦田并打开手机镜头。
陆金贵在榕江县古州镇脐橙种植基地采摘脐橙并直播带货。今年27岁的苗族青年陆金贵,在贵州“村超”火爆出圈后,返乡从事直播“新农活”,变身带货“新农人”。此外,他还在贵州“村超”球场附近设立“村超特产汇集地”,带动当地农特产品走上畅销“云通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0日讯(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武芙萱)最近,武汉和美乡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丽正忙着帮助云南农产品链接资源、打开销路的事宜。身为企业家,郑丽将不少精力投身在乡村振兴及农村妇女儿童事业上,她一直相信,“办实事、做好事,爱心和善意能被持续传递”。
李晓霞在打包苹果。 苏文凯摄李晓霞(右)和侄女在直播间推荐苹果。 秦浩程摄57岁的李晓霞身着黑色羽绒服,戴着红色头巾,站在田地中。她身前摆放着自家果园种出的苹果,任谁看都是地地道道的果农打扮。可她一张嘴,却是另一种形象。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3日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一群有知识、有抱负,愿意扎根乡土、潜心农业的“新农人”正在不断涌现,他们用手机化身“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实现互联网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