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东坡 通讯员 刘君 郭凡凡“这种因捐献遗体作公证的,在我们公证处还是第一次,老人想以这种朴素的表达方式感谢党和政府的恩情。”6月6日,谈到王敏安老人作公证捐献自己遗体的事,温县公证处的公证员吉小巧深为感动。
圆明园乃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宝库,里面容纳千万文物,个个价值连城。如果不是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圆明园也不至沦落至此,不免让人惋惜。当初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掠夺大量金银珠宝,一些无法带走的宝贝便现场烧毁,最后留下来的只是一片灰烬!
前言假如你从小就是一个普通人,在继承一份价值数十亿的古董后,会捐出去吗?我想在现实生活中能捐出去的人占比应该不是很高,因为古董价值连城,一般人得到古董后,要么会收藏,要么会出售,因为谁都知道,社会上赚钱不容易,对于好名声就看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蓝。”这首陆龟蒙的诗,描写了我国的青瓷制造工艺。从两万多年前中国产生陶器,到东汉时期出现瓷器。中国的工艺水平越来越高,也在不同时代创造着风格各异的工艺品。只是,鸦片战争后,其中有许多文物流失在国外,隔着遥远的距离却不能再回到祖国。
7年前,南宁归侨林顺英提出遗产捐赠申请。去年3月,老人去世,享年84岁。林顺英老人生于1936年,是一名印度尼西亚归侨,1960年回国后便一直从事影院工作,先后在民族影城、红星电影院、星湖电影院任职绘画员、宣传员,直至1981年退休,终身未婚未育。
文 | 文渊的历史书编辑 |文渊的历史书前言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都在追逐金钱和名利,认为唯有拥有了巨额财富,人生才算得上成功。但你知道么,就在我们身边,却有这样一位隐姓埋名数十载的人,埋头做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提起爱国和文物捐赠,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香港“赌王”何鸿燊,无他,身为香港巨富的他收购回国的海外流失文物实在太多,曾经一度带火了海外拍卖中中国文物的市场,甚至有外国拍卖场趁此风潮将中国富豪视作“移动提款机”,故意提高中国文物的起拍价格来获取更多的利润。然而鲜有人知道,广东有一位旅英华侨,同样有着拳拳报国之心,同样在追回流失文物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