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北京,一束幽蓝激光穿透真空腔体,显示屏上的数字突然定格在-20℃——这个看似普通的数字,正在改写人类能源史。中科院物理所团队刚刚宣布:成功实现镥-氢-氮化合物在1GPa压力下的20℃超导态!全球超导竞赛的终局之战,悄然拉开帷幕。第一部分:临界温度突破意味着什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璟瑄 记者 邱晨辉)“为什么我们生活中见不到超导材料?”在近日举行的2024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科普作家罗会仟发表了题为《室温超导,哪里去找?》的演讲。
10月25日上午,202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WLA大学校长咨询与协作委员会创始成员薛其坤教授在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上,以《材料与科学发现》为题讲述物理和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
高温超导领域迎来历史性突破!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在镍基材料中实现常压下超导,使其成为继铜氧化物和铁基超导体之后,第三类在常压下实现超导的材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