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汉字当中的两点水、三点水和四点水,代表的是温度,比如两点水的“冰”,三点水的“液”,四点水的“蒸”,温度是越来越高!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很多,比如冷、湿、热,那么汉字当中的“冫”“氵”“灬”,到底都代表的是什么呢?
四点底“灬(huǒ、biāo)”,古同“火”,为火的变体字。在《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里也是属“火”部;在字形的简化和演变的过程中,借用的草书的写法,会将一些字形的四点底书写为一个横画。现今的字典为了方便分类和查阅就单独将四点底列为一个单独部首。
“焦”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上面是“隹”字,指一种短尾巴的小鸟,下面是“灬”,我们常常称作四点水。看起来和水有关,其实它们之间可相差甚远, “灬”是“火”的变形,就像点点火星,把小鸟放在火上烧,当然要被烧伤了,所以,“焦”的本义是物体经火烧而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