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21日,第83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以下简称“教装展”)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余家企业带来2.1万件展品参展。不少与教学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吸引了学校和观展者们的关注,也展示了数字化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巨大改变。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项目,辖区馨晨幼儿园作为人工智能数字化教育示范园,今年开学引进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叫作“法宝”老师。经过人工录入幼儿信息后,“法宝”老师可以根据人像比对信息,准确地点名、提问,进行课程教学,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11月12日,第四届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论坛分论坛举办。200余名教师齐聚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围绕“‘人机协同 绿色成长’的教育新样态”主题,深入探讨和分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最新进展、机遇与挑战。论坛以10节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智慧课堂开场。
据环球时报援引《印度每日电讯报》3月11日报道,印度首位人工智能(AI)教师“爱丽丝”近日在喀拉拉邦一所学校“正式上岗”,引发关注。报道称,可以移动并回答问题的“爱丽丝”深受当地学生喜爱,但凡是“爱丽丝”上课,就不会有学生旷课。
海报新闻记者 田阳 仪首歌 报道“班里来了一位机器人老师主讲开学第一课,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紧跟热点。”2月17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 ,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英才小学的课堂里来了一位机器人讲师,它以“AI时代 做自己的哪吒”为主题,给学生们上了一堂课。
近日,英文媒体《南华早报》称:中国有大约6万所学校都在用人工智能来批改学生的作业,每四所学校中就有一所在用。学生们提交的英文作业,打分交由机器完成,而不是人类教师。作文批改系统,要比Word的拼写检查复杂得多。
国庆这几天,中华文明发源地的河南刚刚上演一幕新科技的大戏:,计算机和人展开了为期四天的人机大战。这一次,对垒的双方不再是李世石和阿尔法狗,而是人民教师和人工智能教学机器人——准确地说,是“智适应”教学系统。而比拼的项目也不再是围棋,而是“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