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对娃娃亲主动取消了,彩礼也退了,凉山州颁布了移风易俗条例,向各种陋习明确说不。有这么一个地方,彩礼动不动就是20万起步,可是当地的农村居民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过是11,000块钱,彩礼比收入多几十倍,这会不会太夸张了?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四川凉山州的布拖县。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县委副书记 包晓华:自《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颁布以来,布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成了12个调研小组,分别赴12个乡镇、125个村社区、684个村民小组,实地走访了7537人,收集问卷调查2.3万余份,征集社会各界包括老百姓的意见建议1800余条。
且沙子贵说,他是替母亲抽的签,而他想在村里开个餐厅,希望能有远来的游客尝尝他的手艺。因为在这片热土,不仅有136次给大凉山说“早安”的外来挂职干部,也有对“娃娃亲”说不、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1+561”凉山女孩,还有拒绝旧习俗,不给孩子定亲,坚持要送儿女上学的90后年轻妈妈…
刚嫁过来的她并不知道自己要摸着藤制梯子爬上山才能到达“新家”。如今的“悬崖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村的路早已从藤梯变成了钢梯,村里还有了宽带和4G网络,不少村民抓住机会做起直播卖当地自产特色农产品等。
↑2010年1月30日,巴木玉布木背着大包、抱着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周科摄新华社成都2月3日电(记者吴光于)11年前,一张“春运母亲”的照片击中人心。背着巨大行囊,左手提包,右臂中还揽着一个婴儿的身影成为当年感动无数人的“春运表情”。
罗色尔一家合影。 本文图片 红星新闻 近日,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四川省候选人名单出炉并公示,来自四川凉山州布拖县特木里镇东城社区居民罗色尔上榜“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罗色尔一家的故事曾在网络走红,引发网友热议。这位62岁的彝族父亲,一心用教育改变孩子命运,托起了4个孩子的梦想。
在近期出版的《村落到社区:中国悬崖村空间转型研究》中,作者邱金华以民族学的视角,结合社会、民族时空学理论,对悬崖村当地村落的传统自然人文进行考察,以期在人类学“深描”的基础上,聚焦其由于搬迁及集中安置所带来的时空压缩现象,剖析其结构性变迁所面临的问题。
因为地理环境原因,凉山州在很长的时间除了四川人和交界的云南人基本上不为外面所知,一直到2016年5月24日,《新京报》一则“悬崖村”的孩子们爬险峻的藤梯上学的故事报道,凉山州才真正呈现在了全国人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