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上,“雨姐45码大脚”与“丝袜”这一梗迅速走红,成为网络文化的典型代表。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纯粹的猎奇梗,然而仔细剖析,其背后却折射出当代互联网亚文化的荒诞性、解构性,以及网民对流量经济的复杂态度。
10月7日,记者注意到,网红东北雨姐删除了其个人主页上的道歉视频,仅保留一份落款为“东北雨姐 2024年9月30日”的声明。有网友发布视频,国庆长假期间,网友组团前往东北雨姐的拍摄基地进行探访,发现已经人去房空。
9月23日,东北“雨姐”可谓是狠狠地“火”了一把,这波儿火出圈儿,小编估计不太是她想要的。据博主爆料,称自己从“东北雨姐”直播间买的“红薯粉条”,竟然连一丝红薯的影子都没有,全是木薯淀粉。视频来源:抖音——静静心听这事儿一出来,大家就议论开了:“买个红薯粉条还不带红薯的?!
“假面”背后的真实:东北雨姐事件与网红经济的反思“农村生活”,“助农产品”,“真实不做作”,这些标签曾经是东北雨姐在网络世界里的通行证,让她在短视频平台上迅速积累了两千多万粉丝,成为备受追捧的网红。然而,一张看似朴实无华的“假面”背后,却隐藏着精心设计的剧本和逐利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