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毒教材事件就可以看出,我们周围的各行各业已经被渗透成筛子了!如今新教材改版,再回首,实在太令人感慨!这是之前的“毒教材”插画:这是新版教材的封面插画:下面这两组插画对比,则更加明显了!下面这个才是熟悉的味道啊!“毒教材”事件无疑是近年来教育领域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
4月2日,一本名为《抽屉里的糖》的儿童读物,火爆了全网。可随着热度的不断攀升,人们越挖感觉“脊背发凉”,绘本画面更是恶意满满。毫无童趣,各种引人不适的暗示。到底是谁,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将手,伸向儿童书籍?难不成曾经的“毒教材”之风,要“再次席卷而来?
有“毒教材”这个专门的词,可见它不再是只属于小范畴,而是有着足够的“毒药”足以影响社会大局。2021年的“毒教材”更毒,更震惊,更过分,家长们已经无法只是发发牢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为孩子挡住这一波又一波的“毒害”。
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不乏文字优美,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歌颂英雄模范人物,充满正能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如巍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雷锋日记》等,为什么偏偏要选名不见经传、有错别字、语句不通、到处是病句、且诬蔑八路军、美化侵华日军的《杜鹃花落》作为阅读理解试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