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莹上海一老人与水果摊主签订意定监护协议,指定摊主为自己的监护人,并将300万元房产遗赠摊主,受到亲属质疑。日前,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对这起引发热议的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老人的房产和存款归水果摊主所有。
81岁孤寡老人在一次摔倒无人救助后常年在腰前捆着3万元现金希望在自己突发疾病时,有人能伸出援手老龄化不仅带来了对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基础设施的重大压力,也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管理、法律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针对孤寡老人、无保护老人和失独老人等特殊群体的监护问题。
央视网消息: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8亿,其中有一部分没有子女或者子女无法履行监护责任,当他们步入高龄或因失能、失智导致民事行为能力减弱的时候,将会遭遇就医、照护以及去世后财产处理、殡葬等诸多的问题与麻烦,谁来监护自己的晚年生活成为他们最大的关切。
来源:台海网(漫画:王铎)□汪昌莲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8亿,其中有一部分没有子女或者子女无法履行监护责任,当他们步入高龄或因失能、失智导致民事行为能力减弱的时候,将会遭遇就医、照护以及去世后财产处理、殡葬等诸多的问题与麻烦。
来源:【湖南日报】周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监护制度予以进一步完善,即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法定监护制度”和“指定监护制度”之外,规定了“意定监护”。这是中国民法法典化过程中监护制度的重大突破,是法律对老龄化社会进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的积极回应。
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和长宁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法援帮‘宁’答”栏目,精心选取市民关注度较高、咨询较多的典型案例深入讲解,以期让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群众,持续传递司法温情。咨询案例来访者赵阿姨向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道出了自己的烦心事。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清明时节,“生前预嘱”的话题颇受关注。“生前预嘱”纳入地方性法规已经一年多,实施情况如何?“十多年来,生前预嘱的理念在众多学者及医学专家不懈努力下,得到更广泛的普及。但生前预嘱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闵行区在全市率先发布老年人社会监护服务计划,面向本区和本市采取两大服务模式“椿萱计划”推动老年人监护社会化专业化■截至去年底,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568万余人,占总人口37.4%,其中“纯老家庭”老年人178.3万,独居老人约33.4万,孤老2.5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