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我国累计完成遗体捐献14.5万例,其中仅2023年1月至10月,就有2.2万例遗体捐献。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遗体捐献事业。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一些人对于遗体捐献存在疑虑或抵触情绪。
遗体器官捐献是一项崇高而无私的行为,它不仅给予了重病患者新生的希望,也是对社会医学研究与教育事业的重要贡献。几天前在跟一个在这方面工作的朋友聊天中了解到人体器官捐献前后必须要做的几个方面准备:捐献前主要是联系部门登记遗体器官捐献的起点,是捐献者或其家属的无私奉献意愿。
“再见……”2024年12月30日上午10时,饱受病痛折磨的35岁宁津女子殷一玮,在亲人的无限眷恋中离开了,一张《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是她留下的生命“最后的馈赠”。生命即将落幕之际,你会如何选择?
本周看“典”带您了解民法典中有关人体器官捐献的法律知识(点击观看视频)案情简介陶某摔伤后,因救治无效死亡。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向陶某之妻、陶某堂弟解释捐献相关事宜后,二人均表示愿意捐献陶某的器官并签署了相关手续,陶某堂弟代陶某父母在《器官捐献委托书》上签名、捺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