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卢俊宇)5月15日,首例“AI视听作品侵权案”开庭。此前,在4月2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宣判了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原告因其声音被AI技术模仿并商业化使用而获得胜诉;1月,中国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已判决生效。
红星新闻 近日,国家网信办公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10月14日。《征求意见稿》提出,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
近来,一批以“某高校机构研究发现:某种食物可以清除多少比例的疾病,是真的吗?”为题的文章在互联网平台涌现。这批文章结构高度雷同,几乎都是从患者的视角切入,讲述他们求医问药的故事。对于标题里提到所谓“食疗”的疗效,文章似乎都保持着一定的“理性”。
央广网北京6月29日消息(记者郭佳丽)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市民朱女士在某电商平台付费8.8元,购买了一项四维超声图AI预测胎儿长相的服务。当她看到其他消费者分享的生成图后,发现宝宝们竟然“撞脸”了。当她向卖家申请退费时,商家怀疑其是同行在搞鬼,拒绝退费。
舒然解释,这意味着自己的毕业论文虽是原创的,却因为“AI率较高”无法达到学校论文过审的要求。根据一些高校的官网消息,针对2024届毕业生,这些学校首次发布了有关AIGC检测的通知,明确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避免过度依赖智能生成内容,确保毕业设计的独立性和原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