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中留着小胡子的人,有两个人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一个是众所周知的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德国战争狂人,再一个就是这个温文尔雅不为常人所知,但却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久负盛名的这个法国人,一个是用飞机、大炮横扫了整个欧洲,带给人们深重苦难的人,一个是用小提琴、大提琴横扫欧亚五大洲,带给人们欢喜愉快的人。
莫里哀(Moliere)让-巴蒂斯特·波克兰Jean Baptiste Poquelin(1622.1.15~1673.2.17)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Jean Baptiste Poquelin),莫里哀是他的艺名。
◎曹雪盟不久前落幕的巴黎奥运会上演了太多“意料之外”和“深刻印象”,比如开幕式上那令人“错愕”的九本书。对绝大部分中国观众而言,这份书单作品小众、作家陌生,其中能称得上耳熟能详的,大抵除了莫泊桑就是莫里哀。
莫里哀是法国著名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在欧洲戏剧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22年是莫里哀诞辰400周年,法国政府和民众正通过经典剧目演出、莫里哀生平回顾展和研讨会、工作坊等,纪念这位对法国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戏剧巨匠。
这是莫里哀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是一个传奇。作为法国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莫里哀及其作品对中国观众而言并不陌生。无法超越的莫里哀总以其幽默机智的台词、犀利精准的性格塑造以及恰到好处的讽刺让观众拍案叫绝。
①他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是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②他从各个侧面勾画剥削阶级的形象,让剥削者在观众的笑声中受到批判;③他在《吝啬鬼》中塑造的高利贷商人阿巴贡,与葛朗台等并列世界文学领域的“四大吝啬鬼”。你读过他的作品吗?
莫里哀是法国著名剧作家、戏剧导演、演员,2022年1月15日是他诞辰400周年纪念日。400年来,法国社会风云变幻,政体一再变更,唯有莫里哀,却被从国王到城市劳动阶层、从极左派到极右派、从巴黎人到外省人、从马克思主义者到法国民族主义者的各色人等所喜爱。
因为一直生活在海南,在初高中阶段,我基本听的都是香港粤语歌,高中后期接触少量的台湾国语流行歌。说到英文歌在国内的流行,就不能不提到,1985年4月威猛乐队在北京和广州那次打破壁垒的演唱会,他们是首支在中国演出的欧美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