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健康与否,和脾胃的好坏息息相关,中医将脾胃称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这意味着,人体日常生命活动所需的很多营养物质都有赖于后天脾胃对饮食的吸收运化。脾胃受损,人的健康就会受损。脾好不好,看看小腿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脾的正气是否充足,在小腿上往往有直观反映。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吃完饭就犯困,下午精神萎靡,稍微吃点凉的就拉肚子,吃多一点就胃胀难受,甚至喝口热水都觉得胃里翻江倒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其实可能是脾胃虚弱的信号。很多人在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后,开始怀疑人生,觉得自己可能是被医生骗了,或者压根儿没救了。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脾胃,脾不离胃,讲胃不离脾,总是“脾胃”连用,因为在中医看来,脾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整个消化系统以及营养代谢的功能,相当于人体的中轴,而其他四脏则如轮,轴运则轮转,以此带动全身气机。
中医有句话叫做:“脾胃好,人不老”,中医怎么形容脾胃的重要性呢,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不好,你不仅会出现消化上的问题,时间一长,导致气血亏虚,还会出现一系列其他问题,那脾胃究竟应该怎么养?
胃是我们体内消化和暂时储存食物的主要脏腑,被称为水谷精微的仓库,也被认为是气血生化的海洋,以通为顺,与脾相表里,脾胃常被称为后天之本,同居中土,不过胃为燥土属阳,而脾为湿土属阴,胃在我们体内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受纳水谷、二是腐熟水谷,并且,中医学非常重视“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盛则身体康健,相反,则会导致五脏衰弱,“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现在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变大,许多朋友的脾胃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人体气机的运行,中医上认为,“百病生于气”,脾胃又被称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带动身体气机的运行,从而帮助脏腑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