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羲之《兰亭序》的真伪问题,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国内文化界曾掀起过一场史诗级大辩论。涉及到的人物包括郭沫若,高二适,章士钊,毛主席本人等,从书法界到历史界、考古界、文学界,诸多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影响巨大。
熙宁二年(1069年)的一天,众宰相和执政官员到政事堂商议新法。新提拔的参知政事王安石是个为人极其强硬的“吵架王”,会议才开始不久,王安石就和众人起了争执。只见王安石站起来怒视旁人,说出了一句狠话:“君辈,坐不读书耳!”直接藐视全场。
洪秀全,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于 1814 年出生在广东花县的一个耕读世家 。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揭竿而起,建号 “太平天国”,一场震撼中国大地的农民运动就此爆发。
古代,以经济为主题的历史古籍中甚少,有一部著作写于两千多年前,是一场关于经济政策论辩的记录,这就是《盐铁论》,直到今天还常让人、耳目一新、时读时新。西汉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2月,汉昭帝在朝堂之上,召开一次关于“盐铁专营政策”的研讨会。
1915 年 9 月 15 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为《新青年》),这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正式开始。这场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和钱玄同等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发起,旨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