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的《游子吟》历来为人传颂,可谓是道尽了慈母之心,即便游子在外沧桑老去,母亲的爱依旧一直相随。在当今的和平时期,母亲对于远行的孩子,担忧的是他们能不能吃饱穿暖,在城市打拼得顺不顺心,想着他们常回家看看。可是在战争时期,孩子们出门当兵打仗,更令母亲提心吊胆。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一首《泊船瓜洲》写出了对家乡的思念,堪称古代思想诗词的经典之作。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生活,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往远方打拼,有的一年回家一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看看自己的亲人和家乡。
“整整二十年又三个月,谢谢你们...”这是打电话回访表明身份后,王明向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李梅是王明的母亲,据王明讲述,母亲是在二十年前去广州找妹妹一起工作之后失去了联系,而这一别便长达二十年。露宿街头,食不果腹,二十年的漫漫寻母路讲起二十年的寻母之路,王明感慨万千。
19岁骗母亲离家当兵,39岁成司令回家探母,却被母亲打了一巴掌。他一离家便是20年,在枪林弹雨中艰难求生,而他的母亲在这20年里,无时无刻不在盼望他的归来,人的一生能有几个20年,这就是开国少将贺健的传奇故事。
古往今来任何一位母亲眼中,孩子都是上天恩赐最为珍贵美好的宝物。从一餐一饭、一针一线,又到生死别离、殷殷切切……母爱润物无声且无处不在。纵观古往今来,如孟母三迁这般凝聚着母亲深情的故事不计其数,而开国将军贺健的故事亦堪称其中典范。
湖北有一位年仅14岁的农村小伙,瞒着母亲偷偷参加了红军。1915年1月4日,这一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在湖北红安彭家村一户姓陈的人家中,有一个男孩降临了,让这个受苦受累、贫困潦倒大半生的一家人充满了喜悦,乐开了花,甚至忘记了劳累和困苦,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喜得宝贝儿子的幸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