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中国,中国其实和欧洲最像,欧洲是分裂了的中国,中国是聚合了的欧洲,只有这样才能认识中国,所以,就将中国定义为欧洲,日本就像英国,俄国和美国一个代表大陆,一个代表海洋,中国和欧洲对立统一,日本和英国对立统一,美国和俄国对立统一,世界格局也就是这个样子了,欧洲有四十六个国家,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一个民族建立一个国家,其实和欧洲本质上差不多,中国版图面积和欧洲大致相当,这样一来,欧洲就和中国不谋而合,所以,中国既成不了美国,也成不了俄国,只能像欧洲那样,一个是因为民族太多,和欧洲一样民主林立,一个是因为都处于欧亚大陆的两端,虽然,欧洲看起来像海洋文明,因为有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的环绕,欧洲和海洋文明更加接近,而且,希腊就是一个海洋文明,罗马也像海洋文明,西班牙,英国也是具有海洋文明特征,而,反观中国,却没有海洋文明的气息,唯有日本具有海洋文明的特征,日本的东亚列岛最具有海洋文明的特征,中国却离海洋文明甚远,只是因为日本的东亚列岛挡住太平洋的海洋气息,所以,中国离海洋文明有点距离,真正面对太平洋的是日本的东亚列岛,这是中国和欧洲最大的不同之处,中国和欧洲都与俄国接壤,虽然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一个具有海洋文明特征,一个具有大陆文明特征,但是,面积差不多,民族复杂性差不多,中国是欧洲的统一,欧洲是中国的分裂,只能如此看待中国,日本和英国本质上也差不多,俄国和美国。
现在才读简.莫里斯的作品,太遗憾了!在世界范围内所有作家中,恐怕只有莫里斯是最独特的:——用“他”划“她”称呼“他”或“她”都行!——1972年他做了变性手术,从“他”变成了“她”。——在世界著名作家中,是唯一一个是人类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之一!请注意这是人类首次登顶珠峰。
来源:海外网1、侠客岛:在我们的下一本新书《侠客岛对话郑永年(II)》里,我们是从世界秩序“封建化”这个概念谈起的。世界上很多地方有冲突,2024年底好像更动荡了。局势之多变,让人有应接不暇之感。您会用何种框架性视野看待如今的局势?郑永年:世界秩序的“封建化”在加速。
米拉·艾哈迈德,埃及翻译家、作家每逢春节,我都更加庆幸自己选择了学习中文,它将我引入这个充满故事的文化世界。我一直对中国文化着迷,惊叹于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2017年,我第一次参加春节庆祝活动。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 题:动荡分化 破浪前行——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新华社记者欧阳为 于荣 闫洁2024年,世界经济在缓慢复苏中呈现动能不足、增长失衡、碎片化加剧的特征。地缘冲突升级、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蔓延等风险挑战,给全球增长前景蒙上阴影。
新华社伊斯坦布尔2月5日电(记者马则刚)土耳其贝伊科兹大学校长布拉克·金塔伊日前接受土耳其时事杂志《深蓝》采访时说,当前世界的不稳定性源自美国的全球霸权,但世界格局正在急剧变化,双边及多边合作将逐渐成为主流。
来源:海外网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全球正将目光聚焦于这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国家。外国政要、外企高管和友华人士过去一年在中国有哪些经历和收获,新的一年又有怎样的期待?让我们在新年伊始一同倾听他们2025年对中国的憧憬。
——访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李志伟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25年美中关系有可能迎来新起点。美中承担着特殊国际责任和义务。世界的未来需要美中合作。
原标题:三问世界多极化(寰宇平)防止国际秩序变革期出现动荡失序、冲突对抗,关键是要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把规则挺在第一位,与时俱进更新合作观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十一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多极化是各方关注与探讨的焦点话题。当今世界是否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题:2025,关注这个世界的六个问号新华社记者刘赞2024年,世界变乱交织,动荡不安。加沙战火不断外溢,俄乌冲突延宕加剧,多个发达国家政局生变,世界经济复苏步履艰难,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2025年,这些问题将如何演变,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