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vs50万,5倍的人数,如此悬殊的军力差距,若是放到实战,那必定是以卵击石,毫无胜算。然而,在二战史上,就有这么一场战役,10万德军竟活生生打赢了50万苏联人,以少胜多,成就了近代战争史上的一次奇迹!这,就是著名的哈尔科夫反击战!
1943年2月19日至3月15日,苏德双方在乌克兰的顿涅茨平原展开了一场生死大决战,战役开始,苏军一直占据着兵力和战场主动权,但经过短暂激烈的交锋,最终德军却出其不意地反守为攻并获得胜利,尤其是曼施坦因指挥第4装甲集团军重新夺回了哈尔科夫的控制权,第1装甲集团军也在罗斯托夫击退了苏军切断德军A集团军群回撤后路的企图,这场作战被称为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人们习惯称为哈尔科夫反击战,曼施坦因由于成功的挽救了德军频临围歼的困境,也获得了伟大统帅的称号。
更多硬核,有趣,好玩的文章和资讯,请点击上方 芬里尔战史研究 关注获取!本文作者潘策法赫战役总结在点评这场战役之前,我想引入斯蒂芬·巴特勒对于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的点评。他指出“可以说这场进攻给“南方”集团军群造成剧烈冲击。
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当时德军所处的战场环境是如何对救援行动带来多个不利因素。事实上,关于这个话题,苏德双方都没有官方公布的标准答案,但从各自零散的文章和资料来看,有的说苏军围歼了150多万德军,也有的说德军只损失了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30多万人马。
其一,对德国的普鲁士军官团传统有了较深的了解,其军官团制度是有一定封建世袭制的,大多是贵族,名字中带“冯”,从小便开始早事训练,从陆军小学开始,到成年入伍时己受严格军事训练十余年,军事素养颇高,前程一般都顺风顺水,到点就提,三四十岁便位高权重了。
1943年初,苏军多个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团团包围了德军第6集团军,苏军南方面军也在向罗斯托夫进军,曼施坦因顿河集团军群的补给交通线面临被切断的危险,远在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也有被分割包围之虞。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从西线急调部队赶往东线挽救危局,第7装甲师即是首批东调的9个师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