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4月26日,放眼望去,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涧滩流域治理后的层层山地梯田,舒展在旱塬山峁之间,条条地膜覆盖着片片新绿,勾勒出一幅黄土丘陵区春日山村新景图,美不胜收。通渭县地处陇中腹地黄土丘陵区,陡坡地占比较大,耕地条件差。
尼泊尔的梯田与山脉融为一体在德格拉朗梯田里荡秋千四村梯田本报驻日本、新加坡特约记者 张文昱 林惊鹊 ●李佑愚编者的话:梯田常见于季风气候的丘陵地带,分布在中国云南省、菲律宾吕宋岛、印尼巴厘岛等地。在农耕时代,梯田是为了获取粮食而折叠在山坡上的平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点睛】梯田旅游怎么开发才算成功?既要进行纵向的自我对比,也要敢于与类似地区或外国作对比,闭门造车是不会有惊世之作的。评价梯田旅游开发的成功与否,起码可从四方面去观察。梯田是历代劳动人民以手中的犁锄书写在大地上的诗行,是改造和利用大自然而发明的杰作。
来源:【新甘肃】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萍人间四月天,春耕农事忙。连日来,平凉市庄浪县赵墩乡大庄村梯田里农耕器械来回穿梭,翻地、覆膜、播种……再过一个多月,这里将绿浪翻滚,风景如画。庄浪县被誉为“中国梯田化模范县”。
今年是红河哈尼梯田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第十年。自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以来,作为遗产核心区的元阳县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通过保护与开发,全力守住了哈尼梯田遗产区的绿水青山,护住了“四素同构”生态系统。
110年前,美国学者富兰克林.H.金写下《四千年农夫》,记录了中国江苏、浙东等地人们在梯田耕作的盛景。书中提到,在相对陡峭的地方,修整出平坦的梯田,种植水稻和茶叶,并在茶园里覆以稻草,既可以遏制水土流失,又能够肥田,这是中国人数千年耕作经验的总结和结晶。
行走在梯田的阡陌之间,阵阵稻香随风而来,整个山野用摇曳的身姿,吟唱着一首生命的赞歌。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成功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创造了我国现有世界遗产中“第一个以农耕、稻作为主题的遗产项目”“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遗产地”等多个第一,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周飞亚河北省涉县旱作石堰梯田(局部)。 秋 笔摄挖掘村落资源、记录梯田文化的过程,如一条纽带,进一步加强了村民与土地的情感联结 王金庄坐落在山谷间。这个自然村落包括5个行政村,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河北涉县地处太行山区,石多土少。早在13世纪,当地先民便凿石垒堰、覆土务农。一代代人接续努力,建成了规模庞大的梯田。涉县梯田层层叠叠、蔚为壮观,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作“了不起的人间奇迹”。2014年,涉县旱作梯田农业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