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12月11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慧雅 通讯员 金敏艳 华亮)近日,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摄影师拍摄到了两只藏狐在草原上争夺领地的画面。画面中,两只藏狐后爪着地前爪互搏,动作迅速果断。
近日,记者在青海湖拍摄到藏狐活动的身影。藏狐主要于日间外出捕食,以鼠兔、高原兔、雪雀、地鸦等高原物种为食,它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脸很方”,配上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堪称动物界的“面瘫鼻祖”,作为高山草甸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捕食者,藏狐对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意义重大。
狐狸是狡猾的代名词,从古至今,我国民间有着大量关于狐狸的神话传说,最普遍的就是关于“狐仙”传说。彩狐顾名思义就是彩色的狐狸,但很少在自然形成,大多数情况下是由银黑狐、赤狐和北极狐在人工繁育中形成的变种狐狸,毛色根据亲代育种情况,丰富多样。
中新社西宁10月11日电 (记者 李江宁)记者11日从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获悉,日前,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下称:救护中心)完成全球首例藏狐救护后佩戴卫星定位项圈放归,也是全球首例藏狐救护放归与科研监测相结合的案例,实现了动物医学与生态保护学的紧密结合,将为藏狐个体行为学
从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获悉,该中心于9月26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放归了一只佩戴卫星定位项圈的亚成体雄性藏狐。定位项圈回传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放归藏狐活动状况正常,初步判断放归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