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书商”,还是相信榜单?对于一家基层公共图书馆,100万购书费应该用于买什么书?这是一个“学问”。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杨素秋在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一年。作为文旅局副局长,她负责文化科、文化馆、旅游科和主导建立碑林区图书馆。
2020年,身为大学老师的杨素秋来到西安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在一年的任期里,建设碑林区图书馆占据了她工作的很大一部分。这座临时图书馆位于市中心一座商场地下,占地三千平方米,除了杨素秋以外,起初整个图书馆只有一位馆长,此外别无人手。
曾在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局挂职一年的,陕西科技大学文学老师杨素秋被称为“公共选书人”。3月16日带着她的新书《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来到南京,这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纪实作品记录了杨素秋从零开始建设碑林区图书馆的故事。建一座区图书馆的经历有何难忘?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她的书里没写,读者却找到了答案。2024年1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陕西科技大学文学老师杨素秋的纪实作品《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迅速走红,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豆瓣评分高达9.1。
张立童 徐嘉伟杨素秋在碑林区图书馆。 宋 璐摄图书馆内的书画展览区。 宋 璐摄“在虚拟化社交渐成趋势的今天,我们确实还是需要图书馆这样一个物理空间,加强社群联系,把阅读往前、往实再推进一点。”这是杨素秋前不久在知乎第十届盐CLUB新知青年大会上的发言。
杨素秋的《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年版),讲述作者从陕西科技大学到西安市碑林区文旅局,从杨老师转身挂职副局长的故事,这里有大学教师角色与官员角色切换的鲜活案例,更有我关注的读书人如何选好书的历程。
该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上海图书馆。我们为什么需要图书馆?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的答案不尽相同。《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的作者杨素秋曾说:“我在做图书馆的过程中感受很深,我希望图书馆是这个世界上最平等的地方。
【来源:运城晚报】□王振川王西兰老师推荐了一本书——杨素秋的《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他在微信里的推荐文字是:《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这本书非常好,对运城的作者们更有意义。我们大多数作者写散文写记事,就是事件的平实记录。看看这本书,应该有所憬悟。
杨素秋,苏州大学文学博士,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2012年起,每年都能看到陕西省选派博士赴基层一线服务锻炼的杨素秋,在2020年终于提交了报名表。“不是想做官,是想了解社会。我这个人太‘书呆子’了。”她解释。杨素秋要去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局挂职任副局长。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寒假正是读书时南开送你这份精选书单愿你开启幸福充实的阅读之旅01《从家国到家园:南开往事》黄桂元 著索书号:I253/1044馆藏地:逸夫馆中文库本书架、逸夫馆普通书架本书是一部探寻南开爱国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作者: 杨素秋,版本: 译文纪实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4年1月推荐理由:这是一个关于筹建图书馆的故事,一次理想主义者与现实的碰撞。作者杨素秋本是一位教文学的大学老师,在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期间,她用半年时间建了一座图书馆。
一年里,我们读过的“好东西”去年底热映的高分电影《好东西》里,女主角王铁梅的女儿茉莉在面对外界声音时,大声说:“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我有什么可怜的?”正直、勇敢,无需多言,而“有阅读量”,也被作为与之相并列的一种美德,听起来仿佛有些意外,却着实拨动了人们的心弦。
许多年前,一位叫“杨素秋”的学生报考我的博士生,我和我的同行都惊讶于这位二十二岁的女生即将硕士毕业。杨素秋博士毕业后回到西安,在一所大学任教。之后她又去西安碑林区文化旅游局挂职,碑林区要建一个图书馆,归她负责。此后的六个月,图书馆建成了,她也成了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