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日内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总部大楼。图/新华社据报道,68岁的美国加州男子保罗·埃德蒙于近日宣布,骨髓移植5年后,他的急性髓性白血病已基本治愈,同时成为全球第5个艾滋病被治愈的人,也被称为“希望之城病人”。2月1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这一康复案例。
在全球抗击艾滋病的征途上,一项突破性的药物试验结果带来了新的希望。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吉利德(GILEAD)20日宣布,其研发的Lenacapavir(来那卡帕韦)在一项关键的3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100%的预防艾滋病毒(HIV)感染的有效性。
随着国家的“四免一关怀”等防治措施不断推进,我国的艾滋病现在已经处于低流行水平。但我国每年老年人群的艾滋病新诊断人数在增加,感染的年轻学生也在稳步增加。而艾滋病的终身治疗需要持续不断供给医疗资源,这些挑战加在一起,归根结底还是要从防入手,我国才有望在2030年终结艾滋病。
获知广东通过国家评估成为第一批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省份时,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科长褚瑞峰主任医师第一时间发了一条朋友圈:致敬所有战友,感恩同行人,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最大的感想是,幸好没放弃!
《科创板日报》6月25日讯(记者 徐红)艾滋病将要被终结?近日,吉利德科学宣布,在一项关键3期PURPOSE 1临床试验中,每年给药两次的长效注射药物lenacapavir(来那卡帕韦)在用于预防女性感染HIV方面显示出100%的有效性,并优于每日服用舒发泰的预防方案。
新华社柏林7月25日电 专访|全球抗艾正处在十字路口——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亚太、东欧和中亚区域主任墨菲新华社记者褚怡 杜哲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亚太、东欧和中亚区域主任埃蒙·墨菲在第2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抗艾正处在十字路口。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第2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日前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德国沙里泰大学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大会上报告说,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德国男子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在不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提下,已有近6年体内未测出病毒,被确认为治愈。
在云南,有这么一群巾帼英雄,她们身处“抗艾”一线,顶着自身安危及家庭的压力,每天与艾滋病戒毒人员同处一室,在对其进行教育管理的同时还需要照看她们的生活,期待着用自身的努力,让这群特殊的戒毒人员戒除毒瘾,学会生活技能,稳定控制病情,重拾生活信心。
!世界艾滋病日12/01AIDS Day随着2024年12月1日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的到来,我们聚焦于今年的主题:“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这一天不仅是为了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更是为了唤起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与理解,共同对抗这一全球性挑战。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近日报道, 一名德国男子可能已经“治愈”了艾滋病,该病例的独特性为人类艾滋病病毒(HIV)治疗研究提供了重要经验。自艾滋病流行40多年来,除本次这名男子外,只有6人达成了这样的治疗效果。
综合多家外媒2月21日报道,研究人员宣布,一名来自德国的53岁男子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其体内的HIV已被清除。据悉,他是第5个接受该手术后被治愈的患者。这则消息来自周一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研究结果。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称艾滋病病毒。
综合多家外媒2月21日报道,研究人员宣布,一名来自德国的53岁男子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其体内的HIV已被清除。据悉,他是第5个接受该手术后被治愈的患者。这则消息来自周一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研究结果。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称艾滋病病毒。
综合多家外媒2月21日报道,研究人员宣布,一名来自德国的53岁男子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其体内的HIV已被清除。据悉,他是第5个接受该手术后被治愈的患者。这则消息来自周一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研究结果。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称艾滋病病毒。
综合多家外媒2月21日报道,研究人员宣布,一名来自德国的53岁男子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其体内的HIV已被清除。据悉,他是第5个接受该手术后被治愈的患者。这则消息来自周一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研究结果。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称艾滋病病毒。
综合多家外媒2月21日报道,研究人员宣布,一名来自德国的53岁男子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其体内的HIV已被清除。据悉,他是第5个接受该手术后被治愈的患者。这则消息来自周一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研究结果。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称艾滋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