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走进世界各地百姓生活,中华美食飘香海外餐桌,中国设计持续全球“圈粉”,中国工程共筑美好世界……时至今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勇敢“走出去”,在全球市场的广阔大海中奋斗、成长,成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交融交汇的生动写照。
经济大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今年以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等经济大省迎难而上奋进争先,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与活力。广东省在外贸领域发挥着“主力军”“排头兵”作用。今年前10个月,广东实现进出口7.52万亿元,增长10.6%,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40.
原创 金观平 经济日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这是新形势下积极应对外贸挑战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现实需要。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截至2023年末,中国企业在相关国家设立的境外企业约1.
今年,国产苹果便宜了。近日,记者注意到北京多家超市和水果店的国产苹果价格较去年有所下跌。在果多美白纸坊东街店,货架上的高山红富士苹果每斤售价为3.3元。工作人员说,该品种去年同期每斤售价在4.99元左右。
服装、家具、家电,曾是引领我国外贸出口的“老三样”,如今领跑者正转向附加值更高的电、光、锂“新三样”。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7578.3亿元,占我国出口总值的4.1%。“新三样”出口市场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受到广泛欢迎。
国家统计局日前对全国7.8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我国不断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文化企业发展平稳向好,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9668亿元,同比增长5.
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智能化生产作业现场。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
来源:经济日报进一步强化对外资企业的服务保障,在外资准入限制上做“减法”,在营商环境上做“加法”,让更多外资企业选择中国、扎根中国。2024年,我国多措并举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不断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形成全国引资“一盘棋”,为外资企业带来更多信心。
来源:经济日报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区域发展载体,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取得亮眼成绩,从2013年产销分别实现1.75万辆和1.76万辆,到2024年产销分别实现1288.8万辆和1286.
来源:经济日报多个部门发布指导意见,鼓励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帮助企业利用更高效的方式实现出海并增厚海外收益。在商务和金融协同方面,出口信用保险等支持举措不断深化,为民营企业更好“走出去”提供了金融保障。
临近年关,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振挺精工活塞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片火热,经打磨、装配后的产品,即将发往印度、巴西等国家。该企业是宁阳县外贸龙头企业,2024年公司出口额达1.7亿元,同比增长12%,今年的外贸订单已经排到了5月份。在宁阳县,振挺精工并非外贸领域的“独舞者”。
经济日报济南11月30日讯(记者王金虎)近年来,山东潍坊安丘市积极推动外贸新业态发展,与潍坊海关共同建立了国际贸易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每年可为企业节省人工成本约220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在订舱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外贸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