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前,泉州2438艘渔船开启新一轮的“耕海”征程,眼下大量新鲜渔获陆续被端上市民的餐桌。享受美味的同时,当中隐藏的风险不容小觑。泉州市第一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里近日接连收治了两名因处理海鲜导致感染海洋创伤弧菌的病人。
来源:东莞疾控 相信很多小伙伴和小编一样, 特别爱吃海鲜~ 对于小编而言, 吃海鲜最大的难题在于 处理海鲜~ 一个个的不是带刺就是长钳子, 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蟹钳伤、 被虾刺伤、被鱼咬伤、 被贝类割伤......
近期,广东东莞一老人洗虾手指遭刺被迫截肢保命,导致这一切的“元凶”正是创伤弧菌,感染后致死率极高。医生提醒,对于近来有海水、海鲜接触史,出现发热、皮肤损害或低血压、下肢感染症状起病的患者,应提高对创伤弧菌感染的警惕性,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4月3日海南儋州一女子在海边抓鱼不慎被海鱼咬伤右上臂一天左右的时间就出现了红肿、水泡她在当地医院治疗了三天症状没好转却出现了高热还有肝脏、肾脏、肺脏受损4月6日转院到海口市人民医院进一步救治“来到我们医院的时候,她的上肢已经出现局部肌肉组织坏死的情况,当天就出现了严重的呼吸衰竭。
被鱼刺扎伤后,58岁的周先生没当回事,结果差点没命。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的医生提醒,接触海产品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感染海洋创伤弧菌的风险。 周先生酷爱海钓。一周前,他幸运地钓上一条五颜六色的金鼓鱼,正开心地欣赏鱼时,却不慎被鱼刺扎伤。
央视网消息(记者/姚抒廷):日前,广东珠海一个2岁男童跟着奶奶去菜市场买菜,疑因接触生鱼感染海洋创伤弧菌。据悉,该男童在提鱼回家的过程中接触到了鱼,回家后反复发烧,右脚肿胀,前往医院就诊后,医生表示孩子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住进ICU,住院5天已经花了8万元,且面临截肢风险。
#时事热点头条说#处理被海产品划伤后的伤口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戴护手套:在处理海产品时最好戴上手套,特别是梭子蟹等壳体尖锐的海鲜,以防止被刺伤或划伤。手套最好选择厚一点的材质,以提供更好的保护。2.
“没想到,竟会因为洗鱼被刺伤而住院。”年过7旬的杨阿婆(化名)至今仍心有余悸,一条普通海鱼竟然让她直接躺进了医院。近日,杨阿婆在清洗处理海鱼时不慎被鱼刺刺伤。对于常常烧鱼的她来说,这不算什么事,杨阿婆当时未重视,随便处理了下伤口,就没有在意。
“这真是我吃过的最贵的一条鱼!”前几天,躺在病床上的付婆婆只因在清洗罗非鱼时,左手不小心被鱼刺伤,不疼也没怎么出血,可是当晚左手开始变得肿胀疼痛,体温直接冲上39.7摄氏度,让她直接躺进了医院。医生告诉她,如果再晚一些就可能被截肢,甚至有生命危险。
在深圳鱼 ,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清蒸、香煎、煮汤、涮火锅.......好多吃货们都觉得骨多刺多的鱼可能味道更鲜美不过,大家在处理鱼的时候或多或少都被鱼刺扎伤 过吧?但这事,大家一般不会放在心上结果......许多鱼类的骨刺都非常锋利然而你知道吗?
前几日,珠海一位2岁的孩童在疑似接触到了被污染的鱼类后反复发烧,次日右脚脚部严重肿胀。就医后,被确诊为创伤弧菌感染。这起病例是由创伤弧菌引起的,感染后起病急,若不及时医治,可引起重症,甚至死亡,其凶险程度可见一斑。省流版1、创伤弧菌嗜盐、喜温,藏匿于温暖的河海交界处。
清蒸、香煎、煮汤、涮火锅。不过,大家在处理鱼的时候。但这事,一般大家一般不会放在心上。第二天早晨在当地社康就诊后,考虑“软组织感染”,予口服“克林霉素、甲硝唑”等治疗后无明显效果,患者疼痛持续加重,右手中指继续肿胀、出现皮疹、水泡,逐渐呈黑紫色。
“海鲜虽鲜美,但处理时一定要注意防护,若不慎被刺伤,后果可能很严重。”1月31日,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医生介绍,福清的王女士就因为处理龙胆鱼时,手指被鱼刺扎伤,引发了严重感染。王女士今年58岁,家住福清市城头镇。当时,她在家处理龙胆鱼,手指被鱼刺扎伤。
“这真是我吃过的最贵的一条鱼!”躺在病床上,杭州付阿姨(化名)至今心有余悸。她怎么都没想到,一条餐桌上常见的鱼竟让她直接躺进了医院。更夸张的是,如果再晚一点就可能被截肢,甚至有生命危险。究竟是什么鱼竟然有这样的威力?洗鱼被刺了一下女子发烧39.
来源:【大河健康报】5月29日,接触水产品感染创伤弧菌的珠海2岁男童轩轩足趾已截去并等待植皮。轩轩爸爸称,孩子右脚4根脚趾被切掉了,“4月事发时,鱼杀好装在袋子里,孩子提着袋子可能扎到了脚。回家后拿着鱼玩,手可能又摸了伤口。”后来,轩轩在ICU治疗12天后度过脓毒血症危险期。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3日讯 秋天到了,梭子蟹日渐肥美,爱好吃蟹的民众也绝不会错过这大自然的馈赠。然而这些美味的海鲜中也隐藏着危险的细菌,其中,创伤弧菌便是常见于海鲜中的危险致病菌之一。10月13日,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创伤弧菌感染发布健康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