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水中也有“无人机”吗?这类无人机性质的水下鱼形机器人,在海中搭载智能设备、自主翱翔游弋,而且与其他鱼类共生同游、并行不悖,具有环境隐身性质。4月20日,国内首款智能软体仿生蝠鲼——“文鳐”在上海海洋大学问世。该款仿生鱼模仿俗称“魔鬼鱼”的蝠鲼,翼展1米。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10日报道,一段于澳大利亚南部海岸拍摄的视频显示,一条大白鲨误将无人机当成食物,并以迅猛之势向其发起攻击。当它意识到无人机并非美味食物时,便迅速游走。即便对于无人机来说,海洋深处也是一个充满危险性的地方。
2021年1月1日,长江十年禁渔正式启动,禁渔范围包括长江干流,长江口禁捕管理区,鄱阳湖、洞庭湖等通江湖泊,大渡河、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等重要支流,还有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以及各地确定纳入禁捕范围的其他重点水域。
Eduardo Moreno(右)与Shuyun Chung(左)创立了O-Robotix,打造低成本水下机器人和其他自动化渔业装备。图片来源:IEEE Spectrum。无人机难道只能在天上飞吗?这可不一定,现在能“水遁”的产品也不少。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杨然、通讯员王威、成顺)流窜于偏僻水域结伙非法捕捞,自以为可以逃避打击,殊不知一切都被警用无人机“尽收眼底”。4月29日,从武汉市公安局获悉,今年以来,武汉警方创新技战法打击非法捕捞,已破获该类刑事案件31起。
你以为无人机只能在空中翱翔? 你能想象水中也有“无人机”吗?当无人机潜入水底,又会有怎样的奇遇? 近日,由上海海洋大学仿生鱼团队历经10余年研发的国内首款智能软体仿生蝠鲼——“文鳐”“游”进了工博会,引来了不少观众好奇的目光。
这是一款基于ESP32CAM的简易“水下无人机”。嘉立创白嫖一波后~总成本控制在200元以内。配备200W像素、WiFi图传、高亮LED,可用于水下拍摄。一、物料表本PCB均使用电路模块,因此体积较大,也节省了设计验证的时间,有利于快速迭代。
本报讯 (记者 王睿)近日,国内首款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水下无人机“白鲨”面世。“白鲨”拥有全姿态水下控制、一体化水声定位系统、航迹可记录等多种功能,被业界专家称为能大力推广和批量生产的海洋领域高新技术产品。